翌日清晨,我前往慈宁宫拜见太后,将事情经过简要叙述了一遍,并恳请她主持公道。
太后听完后,神色复杂地看着我,“哀家相信你不会做这种事,但如今众口铄金,你也需谨慎行事。”
我恭敬地应道:“臣妾明白。”
从慈宁宫回来后,我立刻展开调查。陈矩亲自带人深入火场,寻找可能的证据。与此同时,我也让小英秘密查访宫中各处,收集关于这场大火的蛛丝马迹。
几天过去,调查逐渐有了眉目。
首先,火源点不止一处,且分布极为巧妙,几乎在同一时间燃起,显然不是自然起火。其次,据一名幸存的太监回忆,他曾看到一个身影在深夜潜入乾清宫侧殿,行踪鬼祟。
最关键的是,在某处尚未完全烧毁的角落里,陈矩的手下找到了一块残留的布料碎片,上面残留着一股异样的气味。
我接过那块布料,仔细嗅了嗅,眉头微蹙:“这是西域的香料,一般人不会用。”
小贵子闻言,立刻道:“娘娘,这香料只有几位皇子府上才有供应,其中,燕王府最为常见。”
我眼神一沉:“朱棣?”
小贵子点头:“极有可能。”
我心中已有计较,当即决定采取行动。
当晚,我亲自召见锦衣卫统领纪纲,将调查所得告知于他,并命他秘密监视燕王府的一举一动。
纪纲领命而去。
与此同时,我也在宫中放出风声,称“贵妃娘娘已掌握关键证据”,以此震慑那些仍想趁机污蔑我的人。
果然,不久之后,马皇后身边的几名心腹便开始慌乱起来,甚至有人偷偷联系旧部,意图逃离京城。
我并未阻止,而是命人暗中跟踪,看看他们到底会联系何人。
三日后,一名逃亡的太监被锦衣卫截获,供出了幕后主使——竟然是礼部尚书胡大人!
此人曾因新政改革被贬斥,一直对我怀恨在心,此次借马皇后之势,联合朱棣,策划了这场大火,企图让我背锅,进而削弱太子朱允炆的势力。
真相大白,我立刻将证据呈报给朱元璋。
朱元璋看完后,龙颜大怒,当场下令将胡大人革职查办,并派兵包围燕王府,彻查此案。
马皇后得知此事后,气急败坏,却再也无力回天。
火后的皇宫一片狼藉,但我心中却前所未有的清明。这场灾难虽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也让我看清了敌人的真面目。
夜幕降临,我独自站在御花园的亭中,望着远方残破的宫殿轮廓。
风吹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我知道,朱棣绝不会就此罢休。他的野心,远比我想的更大。
而这场斗争,也不会就此结束。
远处,一只飞鸟掠过天际,消失在夜色之中。
我轻轻握紧手中的玉佩,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风,又起了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