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蝉鸣刚叫醒老街,林默棋艺馆后院的“鸿蒙棋根圃”就热闹起来,圃中央的“根之柱”是块从地心深处取出的超硬钻石,柱身的碳原子排列竟与林默的“九宫格”棋路完全一致,阳光透过钻石折射出的光纹,在地上拼出“守中”二字,像鸿蒙初开时就刻好的密码。周明轩站在柱前,看着周承宇将“量子棋态”数据输入柱基,钻石突然泛起涟漪,光纹里浮出宇宙大爆炸的余辉,与棋路重叠成一片混沌初开的暖。
“爷爷,粒子物理学家发现,太爷爷的‘虚实相生’棋理,与量子纠缠的‘叠加态’有着数学上的同源性,连构成黑洞的基本粒子,其自旋方式都暗合‘士走斜线’的轨迹,”周承宇举着全息模型,模型里的粒子跳着棋步,“他说‘根是从无到有的种,能在鸿蒙里发芽’,原来真能扎进天地未开时。”周明轩的手掌贴在钻石柱上,凉意里渗着股生猛的劲,突然想起2132年的立夏,全球学者在圃里立“棋根与宇宙同源碑”,林默的虚拟影像摸着碑笑:“我就知道,棋早长在混沌里了”,那时的震颤与现在的蝉鸣重叠,都是穿透鸿蒙的生。
赵淑兰的藤篮里装着“扎根棋”,是用从无到有的物件做的:奇点能量模拟出的“帅”带着微光,暗物质晶体雕的“马”藏着引力纹,林默种的老槐树根“炮”盘着原生的疤,外星的“鸿蒙兵”裹着星云的雾气,每颗棋子埋进土里,都会长出透明的根须,在地下连成网。老人把棋子分给蹲在圃边的孩子,看外星小客人用触须戳着奇点“帅”,根须立刻从土里冒出来:“林老师当年总说,‘根要是浮在面上,风一吹就倒’,”她指着槐树根上的瘤,“你看这疙瘩,越硬越扎得深。”
穿汉服的苏晚带着团队在编纂《鸿蒙棋根考》,书中证明从宇宙诞生到生命出现,“平衡”“对称”“演化”这三个棋根要素,始终是推动万物成形的核心力,而林默的棋理恰是这核心力最通俗的表达,像把从鸿蒙递来的钥匙。“这就是林默先生说的‘根贯鸿蒙’,”苏晚翻开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图谱,“七十年的深耕,早把棋根酿成了文明的基因。”
林思棋的“时光棋廊”里,新添了“深深扎鸿蒙展”。展厅的四壁是“混沌之幕”,循环播放着从无到有的“根之轨迹”:奇点的对称分裂、星云的旋臂演化、细胞的分裂繁殖,都在重演林默的棋路。最中央的展台是个“根之镜”,照进去能看见自己与鸿蒙的连接——有人望见与粒子共舞的棋步,有人瞥见与星云同转的九宫,小姑娘站在镜前,镜中她与林默的身影在混沌里落子,根须从脚下长到星云里,笑得眼睛发亮:“太爷爷说‘根不用找,本来就长在身上’,您看这镜里的须,连鸿蒙都牵着咱们呢。”
午后,“全球鸿蒙根祭”在蝉声里开始。没有仪式,只有众人围着钻石柱静坐,感受从地心传来的脉动:物理学家说摸到了宇宙的心跳,哲学家说触到了从无到有的道,当周承宇将槐树种埋进柱底,钻石突然发出嗡鸣,光纹里的棋路与全球的“根之碑”同时亮起,像鸿蒙在回应这颗星球的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