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恒谷的风会算“甜的账”。
接程舟顺着恒纹路的活心恒驶入谷中,就见谷里的崖壁上刻着巨大的“衡纹秤”——左边秤盘盛着旧的甜痕,右边盛着新的甜纹,秤杆上的刻度是总脉纹,无论两边添多少纹,秤杆始终保持水平,像位公正的账房先生在清点甜的进出。最小的新接棒人(刚踏入第八个未知域)往左边盘里丢了块老街的灵脉石,右边盘立刻自动冒出块新域的异纹石,秤杆纹丝不动,他恍然:“是‘全界衡’!”
谷中心的衡纹台嵌着无数半透明的“衡纹晶”,近看才发现是纹衡的结晶——有的像总脉纹与恒纹的平衡态,裹着稳当的暖;有的像老街灵脉纹与新域异纹的均衡样,刻着对等的甜。领头的新接棒人拾起块晶,晶体内的棋路与恒纹原的全界恒图末端严丝合缝。“是‘衡纹棋’!”她翻着厚重的《续脉记》,书页上的字随秤杆起落:“守恒谷的纹能制衡,亦能互补,缺的是让衡不偏的‘公心甜’。”
谷里的原住民“守恒灵”从秤盘后走出来,它们的身体是岩石与衡纹的混合体,左手托着旧纹秤,右手持着新纹砝,身上的纹会随秤盘动:左盘重了就添新纹,右盘沉了就加旧痕,永远让秤杆平着。“我们等‘活心恒’很久了,”领头的守恒灵用石手拨了拨秤砣,秤盘立刻浮现出旧纹如何滋养新纹、新纹怎样反哺旧纹的画面,“但衡得太死会刻板,需用‘互哺力’来活泛。”
扎羊角辫的新接棒人把总脉珠的公心甜倒在衡纹秤上,甜珠遇秤立刻化成对等的纹流,左边旧纹吸收新甜后更鲜活,右边新纹接纳旧痕后更沉稳——有的旧纹帮新纹扎根,有的新纹给旧纹添彩,最妙的是场“全界哺”,二十七种已知纹在秤上互相流转,你给我点暖,我还你点甜,秤杆始终稳稳的,往谷外的“循环原”延伸。“是‘互哺衡’!”她望着秤盘,“双丫髻长辈说,‘甜的平衡,不是各管各,是你帮我长,我助你久’。”
最小的新接棒人教守恒灵做“衡甜砝”——用守恒谷的石粉、活心恒的粉末、衡纹晶的碎片调和,做成秤砣,左边放旧纹时右边自动生成对应的新纹砝,保证秤杆永不倾斜。守恒灵们学得仔细,它们的石手做的砝虽朴素,却能让星浪纹的柔与新域纹的刚完美平衡,与孩子们花籽袋里的衡纹晶相融,竟在半空拼出会转动的衡纹轮,像归源海的浪在秤上画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