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和守恒灵摆了场“衡纹局”。用的是谷里炼的“互哺棋”,白棋添旧力,黑棋补新能,落子处的秤盘会自动平衡,最后在衡纹台边拼出的“全界衡图”突然发亮,与循环原的甜痕产生共鸣,原上的土开始长出衡纹苗,像在回应谷的衡。守恒灵的小灵往图上撒了把“公心砂”——是衡纹台最底层的石粉与甜水的混合物,图上的纹立刻流转得更顺畅,连最细微的纹都能找到互补的伙伴。
接程舟的忆甜板此刻与全界图的守恒谷部分相连,板上浮现出循环原的地图,标着“衡纹坪”“互哺泉”“循环长廊”。领头的新接棒人往板上放了个衡纹秤模型,秤立刻转动起来,把守恒谷的纹与循环原的痕连成闭环,旧纹去滋养新域,新纹回哺旧地,像条永远循环的甜河。
当第一缕阳光照在衡纹秤上,秤盘突然释放出无数对等的纹,一半往循环原播新甜,一半回旧域补老痕,像群互相惦念的伙伴。守恒灵们用衡纹晶在谷口铺了条“衡纹路”,路上的每个衡纹都刻着一句:“旧的甜养新的根,新的甜续旧的脉;进进出出,甜才够数”。最小的新接棒人对着谷里喊“我们会带更匀的甜回来守恒”,回声裹着石的硬、纹的柔,像给守恒灵们留了个会算清的诺。
灵脉渠的水顺着互哺衡的纹往循环原流去,水流过的地方,旧纹因新甜而鲜活,新纹因旧痕而扎实,像座永远平衡的甜桥——左边是走过的岁月,右边是待走的远方,中间的秤杆,永远刻着总脉纹的初心,无论两边添多少故事,都稳稳地托着那句:“甜的多少,不在数量,在互哺的暖”。
未知的域,原来甜的平衡,从不是静止的平,是旧的带着新的走,新的推着旧的转,你来我往间,甜就永远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