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缓缓睁开眼睛,看见是她,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小满来了,别担心,我没事。”
陈爷爷的儿子站起来,对林小满点了点头,语气里带着点无奈:“医生说我爸的身体不好,需要好好休养,这药铺,怕是开不下去了。”
林小满心里一沉:“那药铺怎么办?”
陈爷爷叹了口气:“还能怎么办,只能关了。我这身体,也撑不住了。”
林小满看着老人失落的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想起这些天在药铺里的日子,想起老人教她认药的场景,想起药铺里那股让人安心的味道,她突然觉得,不能让药铺就这么关了。
那天晚上,林小满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她想起奶奶说过,陈记药铺是这条巷子里的念想,要是关了,大家都会难过的。她又想起老人教她的那些草药知识,想起老人说的“心善”,一个念头在她心里慢慢生根发芽。
第二天一早,林小满就去了医院,找到陈爷爷:“爷爷,药铺别关好不好?我可以帮您看店!”
老人愣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小满,你还小,还要上学,怎么能看店呢?”
“我可以利用放学和周末的时间,”林小满认真地说,“您教我的那些知识,我都记住了,简单的抓药我也会。而且,我可以帮您在网上宣传药铺,让更多人知道陈记药铺,说不定生意就会好起来了。”
陈爷爷看着林小满坚定的眼神,心里一动。他知道林小满是个懂事的孩子,这些天她在药铺里帮忙,做得很认真。可是,他又担心耽误林小满的学习。
“爷爷,您就相信我吧!”林小满拉着老人的手,语气恳切,“我不会耽误学习的,而且,我还可以请同学们帮忙,大家一起想办法,让药铺继续开下去。”
陈爷爷的儿子也被林小满的执着打动了,他想了想,说:“爸,要不就试试吧。我平时在外地,也顾不上您,有小满帮忙,我们也能放心些。我可以给药铺装个监控,再教小满用手机收款,这样也方便。”
陈爷爷犹豫了很久,终于点了点头:“好,那就试试。不过小满,你可不能耽误学习啊。”
林小满高兴地跳了起来:“谢谢爷爷!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也会把药铺看好的!”
从那以后,林小满就成了陈记药铺的“小掌柜”。每天放学,她都会先去药铺,整理药罐、打扫卫生,要是有人来抓药,她就按照老人教的方法,仔细地称药、包药。遇到不懂的问题,她就用手机给陈爷爷打电话,或者记下来,等周末去医院看望老人时再问。
林小满还真的在网上宣传起了药铺。她拍了药铺里的照片和视频,配上文字,发在社交平台上,告诉大家这是一家有百年历史的老药铺,卖的都是正宗的草药。没想到,真的有很多人看到了,有人来药铺抓药,还有人专门来参观,说想感受一下老药铺的氛围。
同学们也都来帮忙,有的帮林小满写宣传文案,有的帮她整理草药,还有的在周末来药铺当志愿者,给来抓药的人讲解草药知识。药铺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不再像以前那样冷清了。
陈爷爷出院后,回到了药铺。虽然他还是不能做重活,但看着药铺里来来往往的人,看着林小满忙碌的身影,他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坐在藤椅上,一边指导林小满配药,一边和来抓药的街坊聊天,药铺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有一天,林小满的奶奶也出院了。她特意来到药铺,握着陈爷爷的手,激动地说:“老陈,真是谢谢你,还有小满,要不是你们,这药铺就没了。”
陈爷爷笑了笑:“要谢就谢小满吧,是这孩子,让药铺重新活了过来。”
林小满看着奶奶和陈爷爷开心的样子,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自己做的这些事,都是值得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陈记药铺在林小满的打理下,越来越红火。林小满也没有耽误学习,她的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她还在学校里成立了一个“草药兴趣小组”,带着同学们认识草药、了解中医药文化,很多同学都对草药产生了兴趣。
有人问林小满,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地保住药铺。林小满说:“因为药铺里有爷爷的心血,有街坊们的回忆,还有中医药的文化。我想让更多人知道,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是很珍贵的,我们要好好保护它,把它传承下去。”
梅雨季节过去了,江南的天空变得晴朗起来。阳光透过药铺的窗户,洒在柜台前的青石板上,也洒在林小满认真配药的身影上。药铺里的草药香,混合着阳光的味道,飘出巷口,飘向更远的地方。
林小满知道,只要她和大家一起努力,陈记药铺就会一直开下去,青石巷里的这份温暖,也会一直延续下去。而她,也会继续带着这份初心,在传承中医药文化的路上,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