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突然,四周亮起无数火把,皇帝亲率御林军赶到:“丞相,朕等你多时了。”
张丞相面色惨白:“陛下...您...”
皇帝冷声道:“朕早已怀疑你。只是没想到,你竟敢私通吐蕃,害死十万将士!”
原来皇帝早就暗中布局,就是为了等今天。
张丞相见大势已去,拔剑抹了自己的脖子:“成王败寇...但你们永远找不到...黄金...”
案件告破,真相大白。
张丞相一党尽数落网,李敢将军得以平反,但陆丞心中仍有疑虑。
那些黄金在哪?婧娘临死前指的真是张丞相?为何觉得还有更大黑手?
夜幕下,陆丞独自整理证物,发现李毅给的令牌略有不同背面有个极小的“林”字。
他想起长安道首领林清,“难道是他?”
张丞相伏诛,朝堂震动,皇帝下旨彻查此案,牵连官员达三十余人,一时间人人自危。
陆丞却总觉得此案了结得太快。
张丞相虽位高权重,但私通吐蕃、盗卖军需这等泼天大罪,背后必定还有更大势力。
这日,陆丞在整理张丞相府中查抄的文书时,发现一本暗账。
上面记录着大量黄金往来,但收款方只有一个代号,“林中客”。
“林中客。”陆丞沉吟,“莫非是林清?”
更令他疑惑的是,这些黄金最终都流向一个地方:江南织造局。
“织造局只管丝绸贡品,要这么多黄金作甚?”陆丞百思不得其解。
他立即派人暗查江南织造局。
回报令人震惊:织造局近年确有大量黄金流入,但账面上毫无记载。
更蹊跷的是,局内工匠频繁更替,许多老人不知所踪。
陆丞决定亲自南下调查。
临行前,皇帝密召他入宫,“爱卿可知,江南织造局是谁的地盘?”皇帝意味深长地问。
陆丞不由得一怔:“不是一直由内务府管辖吗?”
皇帝摇头道:“表面如此。但实际上,自从靖王就藩江南后,织造局就掌握在他手中了。”
陆丞心中一震。靖王赵擎,皇帝的亲叔父,当年与先帝争位失败后一直安分守己,难道:“陛下怀疑靖王?”
皇帝叹息:“朕不愿怀疑皇叔,但黄金案牵扯太大,朕不得不防。”
带着重重疑虑,陆丞秘密南下。
江南水乡,表面繁花似锦,暗里却波涛汹涌。
陆丞假扮绸商接近,发现局内确有蹊跷,工匠们眼神呆滞,行动机械,与之前的“影卫”极其相似!
更可怕的是,局内日夜不停赶制的不是丝绸,而是铠甲兵器!
“靖王在私铸军械!”陆丞心中骇然。
他冒险潜入核心工坊,只见里面堆满黄金,工匠正在将黄金熔炼成金砖,上面打着特殊印记。
突然,警报大作!陆丞急忙躲藏,只见一队黑衣护卫冲入,为首的竟是已“死”的张丞相!
“加快进度!主公等不及了!”张丞相厉声道。
陆丞如遭雷击,张丞相没死?那当日自刎的是谁?
趁众人不备,陆丞悄然退出,立即飞鸽传书京城。
然而信鸽刚飞出就被射落。整个苏州城已被封锁,进出严查。
陆丞心知不妙,立即转移。
刚离开客栈,原来住处就被官兵包围。
“看来有内奸。”陆丞不冷不热地笑着,知道他来江南的,朝中不过数人。
“好一招倒打一耙!”陆丞心中冷笑。
此时船家进来送饭,见到陆丞先是一愣,随即跪下:“可是陆国公?”
陆丞冷冷握剑:“你是?”
船家低声道:“小人是李敢将军旧部。
将军蒙冤时,曾得国公仗义执言,我等一直感念于心。”
陆丞稍松警惕,但是心里清晰无比:“如今局势危机如此之大,怕是有人图谋不轨。”
“小人明白。”船家恭敬道:“国公可暂避小人渔村,再从长计议。”
陆丞随船家来到太湖边一个小渔村。
这里渔民多是边军退役,对陆丞十分敬重。
“国公,靖王近日确有不轨。”
老村长道,“他频繁调动藩兵,以剿匪为名向京城方向移动。”
陆丞警惕凝视着对方:“可知靖王与吐蕃是否有往来?”
村长摇头道:“这倒不曾听闻。但靖王与朝中某些大臣往来密切,特别是林尚书。”
陆丞心中一凛。
林尚书是兵部侍郎,掌管军情传递,若他倒向靖王...
夜幕下,陆丞正在研究江南地图,忽闻村外马蹄声急。
陆丞急忙躲入地窖。透过缝隙,他看见带队的是个文官打扮的人,正是林尚书!
“仔细搜!钦犯必在此处!”林尚书厉声道。
突然,一个孩童不小心碰到鱼篓,发出声响。
此时老村长大笑上前:“大人!小老儿知道陆丞下落!”
林尚书脸色欣喜:“快说!”
老村长突然猛扑过去抱住林尚书:“镇国公快走!”同时点燃身上火药!
轰然巨响中,陆丞从后门逃出,眼中含泪。
渔民们拼死阻拦官兵,为他争取时间。
陆丞驾舟入太湖,心中悲愤交加。靖王、林尚书、张丞相...这张网远比想象更大。
他想起皇帝曾说过,大周有两股暗流,一股是太阴王余党。
另一股莫非就是靖王?
但为何要勾结吐蕃?这说不通。
他急忙游开,身后小舟炸得粉碎。
远处一艘快艇上,林尚书冷笑而立:“陆丞,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陆丞潜入深水,顿时恍然大悟,林尚书才是真正的主谋!靖王恐怕也只是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