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水下发现一个洞穴,钻进去竟是条暗道。
顺着暗道游,竟来到一个水下宫殿!
宫殿中堆满黄金铠甲,更有大量文书。陆丞翻开一看,浑身冰凉:这竟是林尚书与吐蕃往来的密信,计划瓜分大周江山!
“原来如此...”陆丞恍然大悟,“林尚书想借吐蕃之力篡位!”
突然,身后传来掌声:“国公果然聪明。”
林尚书带人围住陆丞:“可惜,你知道得太晚了。”
陆丞冷笑:“你以为能瞒天过海?皇上早已...”
“皇上?”林尚书狂笑,“那小皇帝此刻恐怕自身难保了!”
陆丞心中一紧:“你做了什么?”
林尚书得意道:“此刻京城应该已经大乱,靖王‘清君侧’,吐蕃入侵边关等两败俱伤,就是我出面收拾残局之时。”
陆丞脸色没什么变化,只是杀意越来越浓烈:“你为私利引狼入室,枉为人臣!”
林尚书狞笑:“成王败寇!今日就拿你祭旗!”
陆丞边战边退,突然发现宫殿墙上有处松动,他猛击墙面,湖水顿时涌入!
“你疯了!”林尚书大惊道,甚至身体都在颤抖“这里会塌!”
陆丞冷笑道:“那就同归于尽!”
说罢继续破坏墙体。
湖水汹涌而入,众人惊慌逃窜。
回头望去,水下宫殿轰然坍塌,林尚书等人葬身湖底。
但陆丞心中毫无喜悦。
若林尚书所言属实,京城此刻正危在旦夕!
他立即上岸,一脸真诚地看着所有人:“各位!国家危难,陆某需立即回京。谁能助我?”
渔民纷纷响应:“愿随国公护驾!”
众人日夜兼程,三日后抵达京城。果然城门紧闭,杀声震天!
靖王叛军正在攻城,而城外还有吐蕃大军虎视眈眈!
陆丞心中快速分析,立即兵分两路:一路助守城,一路随他绕道密道入宫。
密道中,陆丞遇到顽强抵抗。
叛军显然熟知皇宫布局,直逼皇帝寝宫!
杀到寝宫外,只见皇帝亲率侍卫死战,身边只剩寥寥数人。
“陛下!”陆丞带着人杀了过来,军队全都护在了皇帝面前:“臣救驾来迟!”
皇帝顿时脸色缓和起来,自信也是涌上了全身,霸气挥手:“爱卿来得正好!靖王叛变了!”
陆丞急道:“靖王只是棋子!真正主谋是林尚书,他已与吐蕃勾结在一起。”
话未说完,靖王带着大军少了过来,脸上尽显得意:“皇侄!束手就擒吧!”
皇帝眼中满是杀意:“皇叔!你勾结外敌,对得起列祖列宗吗?”
靖王狂笑道:“成王败寇!等朕登基,自会赶走吐蕃!”
突然,一支冷箭射中靖王后背,接着吐蕃大将带兵涌入:“靖王殿下,你的价值到此为止了。”
靖王难以置信地倒地:“你们背信弃义。”
吐蕃大将冷笑:“蠢货!林尚书答应我们的,可比你多多了!”
皇帝怒极:“吐蕃贼子!敢犯天威!”
吐蕃大将狞笑:“小皇帝,今日就是大周末日!”
眼看就要全军覆没,陆丞突然想起什么。
从怀中取出一个信号弹射向天空,这是与边军约定的紧急信号。
片刻沉寂后,城外突然杀声震天!原本“入侵”的吐蕃军反而被包围边军早已埋伏多时!
原来皇帝早有准备,假意中计,引蛇出洞!
吐蕃大将大惊失色:“不可能!林尚书明明说...”
皇帝冷笑:“林尚书?你看看这是谁?”
几个侍卫押上一人,竟是本该葬身太湖的林尚书!
只不过此刻他被五花大绑,狼狈不堪。
“你……你没死?”吐蕃大将目瞪口呆。
陆丞笑道:“水下宫殿坍塌时,我特意留了暗道。就等你现身呢。”
原来这一切都是计中之计!
陆丞与皇帝早已看破阴谋,将计就计,引真正主谋现身。
皇帝肃然道:“朕今日就要让天下知道,犯大周者,虽远必诛!”
大战持续一夜,叛军与吐蕃军尽数被歼,靖王重伤被擒,林尚书押入天牢。
朝阳升起时,京城终于恢复平静。
皇帝站在城头,看着浴血奋战的将士,眼中含泪。
“这一夜,太多忠魂逝去。”皇帝满脸叹息。
陆丞恭敬跪地:“陛下,乱党已除,大周江山永固。”
皇帝赶紧把其扶了起来:“爱卿平身此次多亏你暗中周旋,你乃是功臣。”
突然,一匹快马疾驰而来,士兵惊慌翻身下马:“陛下!边关急报!吐蕃大军真的来了!”
原来林尚书勾结的只是吐蕃一部,真正主力此刻才到!
皇帝却微微一笑:“朕等的就是他们。”
接着取出虎符,满是信任地递了出去:“陆爱卿,朕命你为征西大将军,率三十万大军迎敌。让吐蕃看看,什么是天朝威严!”
陆丞顿时热血沸腾:“臣领旨!”
三个月的时间,边关大捷的消息传回京城陆丞率军大破吐蕃,迫其签订百年和约。
凯旋之日,皇帝亲迎城外。
论功行赏时,陆丞却跪地请辞:“臣愿交还兵权,只求陛下一事。”
皇帝悠悠抬眉:“何事?”
陆丞道:“请陛下彻查当年边军兵败真相,为十万将士讨还公道!”
帝一脸淡定道:“准奏!
月光下,陆丞独坐院中,仰望星空。
仿佛看见那些逝去的面孔:宋文通、李敢、容嬷嬷、老村长……
“诸位安息吧。”他轻声道,“太平盛世,终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