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王尚书所料,匿名信的内容迅速在京城传播开来。
各种流言蜚语,甚嚣尘上。
部分官员开始疏远陆丞,连东宫属官也变得谨言慎行。
太子承受了巨大压力,几次召见陆丞神情惶惑。
“陆先生,外面皆言朕与先生囚禁父皇,这从何说起。”太子声音带着委屈和不安。
“殿下,”陆丞平静道,“此乃逆党惑乱人心之计。
陛下静养是为龙体安康。
殿下监国是奉陛下旨意。
臣等行事皆为国为民。
时间会证明一切。”
“可若百官不信,万民不信……”
“那就做给他们看。”
陆丞道,“殿下明日可照常视事,处理政务一如往日。
遇事多询众意广开言路。
谣言终会止于智者。”
太子看着陆丞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努力挺直了稚嫩的脊背。
次日,太子在文华殿议事神色如常,对政务处理得有条不紊。
面对几位官员旁敲侧击的询问,太子也只以陛下需静养为由,从容应对。
太子的镇定,暂时稳定了部分人心。
但暗流依旧汹涌。
第三日刘滚传来消息。
伪装水匪拦截漕船的行动失败了。
对方似乎早有防备,船只配备了强悍的护卫,且行动异常警惕,官军未能靠近便被击退,还折损了几名好手。
“我们内部有鬼。”刘滚在密信中写道,“行动可能泄露了。”
清风的手比他想象的伸得更长。
不仅江南,连京师连他身边都可能被渗透。
匿名信,行动失败,内外交困。
局面似乎正朝着不利于他的方向发展。
他想起那夜清风心中的从容。
难道,自己真的无法撼动这棵盘根错节的大树。
不。
他转过身,目光重新变得锐利。
越是如此,越说明清风感到了威胁。
他害怕自己找到确凿证据。
那么就更要找下去。
他提笔给沈员外郎写了一封密信,让他暂停所有明面调查,转入更深的地下。
重点查证周安、李光远与京城哪些官员有秘密往来。
同时他给刘滚回信,让他暂停一切行动,稳住阵脚。
暗中排查内部可能存在的奸细。
做完这一切,夜色已深。
陆丞感到一阵疲惫,不仅是身体更是心神。
独自一人面对这巨大的阴影,他有时也会感到力不从心。
但想到泰山顶上那些枉死的同僚,想到李淳临死前的眼神。
想到皇帝那癫狂的模样,他便无法后退。
必须走下去。
这时书房门被轻轻敲响。
“进来。”
进来的是府中老仆,端着一碗羹汤。
“老爷,夜深了,用点羹汤吧。”老仆将汤碗放在书案上。
陆丞看着这位从小看自己长大的老仆,心中微暖。
“福伯,你说我这么做是对是错。”陆丞难得地流露出一丝迷茫。
福伯垂手而立,轻声道:“老奴不懂朝堂大事。
但老奴知道老爷做的事,是为了这个朝廷为了百姓。
老爷您从小到大,认定的事从未错过。”
陆丞微微一怔随即释然。
是啊,既然认定是对的事又何须彷徨。
他端起羹汤慢慢喝了一口。
味道有些苦涩,但咽下后喉间却泛起一丝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