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杀人灭口。”
陆丞接过战报,仔细看了一遍。
奏章写得冠冕堂皇,将一场精心策划的灭口和夺权,粉饰成了乱民骚动和官员殉职。
“吴启明。”陆丞记得这个名字。
沈员外郎的调查中,此人与周安、李光远往来密切。
“他成了最后的赢家。”
“李光远呢?”太子急问。
“奏章中未提及李光远。”刘滚道。
这时一名侍卫匆匆入内,呈上一封密信。“殿下,陆相,江南密报。”
陆丞立刻拆开。
是沈员外郎派人送出的。
信中说昨夜苏州的确发生变故,但并非乱民骚动。
而是周安麾下官军突然包围府衙和几处宅院,陈望被杀,李光远在其别业中自焚身亡。
所有相关账册、信件被付之一炬。
周安在平乱后被不明身份刺客袭击身亡,现场被迅速清理。
如今苏州府已完全被吴启明控制,对外宣称乱民已平,正在全力维稳。
“李光远也死了。”
陆丞将密信递给太子,“江南的线索,几乎全断了。”
太子脸色苍白。“他们竟然如此狠辣。”
“断尾求生。
陆丞道,“清风果断舍弃了周安和李光远这两枚重要棋子,甚至可能连吴启明也只是一道障眼法。
他本人恐怕早已离开江南。”
“那我们接下来该如何?”
“京城这边抓紧审讯落网官员,深挖线索。
江南那边既然他们以平乱自居,我们便顺水推舟。
嘉奖吴启明维稳有功,调其入京任职,明升暗降,将其调离经营多年的江南。
同时选派可靠官员接手苏州府,暗中继续调查。”
“也只好如此了。”太子颓然道。
京城涉案官员的审讯并不顺利。
这些人似乎早有准备,要么一言不发,要么将罪责全部推给已死的周安和李光远。
对清风更是讳莫如深,只承认与其有些道法上的交流,否认参与任何谋逆。
唯有从那位五军都督府佥事口中,撬出一点有价值的信息。
他承认曾受周安贿赂利用职权,将一些北境驻军的调动情况泄露出去。
并按照指示在特定时间点,于边境制造了一些小摩擦,以配合京中的舆论。
“配合舆论”陆丞明白了。
北境异动果然是为了给朝中流言制造口实,施加压力。
虽然未能直接指向清风,但这些口供与物证相互印证。
足以坐实一个庞大的、意图祸乱朝纲的阴谋网络存在。
太子据此下诏公告天下,揭露钱益民等人勾结妖道、窥探军机、祸乱边境之罪,将其革职查办依律严惩。
诏书中虽未直接点明清风为主谋,但妖道二字已将其定性。
朝野为之震动。
之前的流言不攻自破。
那些曾附和要求探视皇帝的官员,纷纷上表请罪。
局势似乎瞬间逆转。
数日后江南传来消息,署理苏州府的吴启明接到朝廷嘉奖和调令,并未推辞,表示安排好交接后便即刻赴京。
一切仿佛又回到了正轨。
但陆丞心中并无轻松。
清风依旧在逃,江南的网络虽受重创但未必彻底清除。
皇帝的状况依旧是个隐患。
这日深夜,陆丞在值房处理公务福伯送来一封信。
“老爷,门缝下发现的。”
陆丞拆开信,里面只有四个字仿佛带着一丝嘲讽:“棋局未了。”
没有署名。
陆丞将信纸揉成一团,投入火盆,火焰跳跃映着他深邃的眼眸。
清风在告诉他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他拿起笔,在一张空白奏章上,缓缓写下两个字:“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