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陆丞被软禁于太傅府,消息传出朝野震动。
清流官员为之扼腕,王言余党则弹冠相庆。
靖安帝经此大变愈发孤僻多疑,除了几个迎合他修炼养生术的方士和宦官,几乎不见外臣,朝政日益荒废。
太傅府外禁军林立,隔绝内外。
陆丞身处困局却并未消沉。
他深知无相未除,危机远未解除,此刻的沉寂或许是另一种形式的等待与蓄力。
他无法与外界直接联系,便将精力投入到梳理过往卷宗、研究无相可能留下的蛛丝马迹上。
莫言虽不能入府,却设法通过夹带暗语等方式,将外界情报断续传入。
这一日,陆丞在翻阅无相澄心斋遗留物品的抄录清单时。
目光停留在几味不起眼的药材名上,
“南海阴沉木,赤焰珊瑚粉”。
这两味药在无相公开的单方中从未出现。
但在曹安提供的毒药配方里,却是作为药引存在。
他想起莫言曾提过,无相所需的一些剧毒之物去向不明。
结合西山爆炸时弥漫的奇特毒雾。
一个念头浮现,无相或许不仅在炼制控制皇帝的慢性毒药。
更在秘密炼制某种威力更大更为诡异的毒物。
他将这个发现,通过隐秘渠道传递给府外的莫言。
让他重点查访京城内外,近期有无异常的人员失踪或离奇死亡事件,尤其是与这些特殊药材可能相关的行业人员。
数日后,莫言冒险传回消息。
京城数名老练的药工、以及两位精通矿物冶炼的老匠人,近月内相继暴病身亡或意外失踪。
他们的家人皆得到丰厚抚恤,出手阔绰来源不明。
“灭口……”陆丞心中寒意更盛。
无相在离开前,不仅毁掉了西山工地的表面痕迹。
更清理了所有参与其核心机密的下层人员。
他到底炼制了什么?
又用在了何处?
与此同时,刘滚虽被排挤出核心军职调任闲差,但仍在军中旧部中保有影响力。
他传来消息,边境多处军镇近期上报。
辖内出现小规模原因不明的疫病,患者症状古怪,精神亢奋后迅速衰竭,军医束手无策。
因规模不大并未引起朝廷重视。
疫病?
精神亢奋后衰竭?
陆丞联想到皇帝服食养生汤后的状态,以及无相那慢性毒药的药性,这绝非偶然。
无相的毒恐怕早已不止在皇宫,而是通过某种方式,开始向军队,乃至更广的范围扩散。
其目的或许是削弱大周的武力根基,制造更大的混乱。
陆丞感到事态严重,必须尽快将消息送出警示各方。
然而府外看守极严,常规渠道几乎被完全封锁。
就在他苦思联络之法时,转机意外出现。
这日一名负责给太傅府送菜的老农,在交接时趁守卫不注意,将一个揉成团的油纸包塞进了菜筐底部。
府内老仆福伯心细发现后立刻呈给陆丞。
油纸包里是一小块粗布,上面用木炭写着寥寥数字:“漕帮有异运河北上,黑罐密封慎查。”
字迹歪斜显然是仓促写成。
落款是一个简单的舟形图案。
漕帮?
黑罐?
陆丞立刻想起无相与东南海寇乃至南召的关联。
漕运水系四通八达,若是通过漕船运送那些秘密炼制的毒物。
他必须立刻通知莫言和刘滚。
但如何将消息送出去?
陆丞目光落在书房角落的一架古琴上。
他沉吟片刻,对福伯低声吩咐了几句。
太傅府内传出悠扬的琴声。
曲调苍凉古朴,是流传已久的幽谷听泉。
琴声持续了约莫半个时辰,方才停歇。
府外巡逻的禁军早已习惯这位失势大师的雅兴,并未在意。
然而琴声停歇后不久。
一条黑影从太傅府相邻的一处废弃宅院中悄然遁出,消失在夜色中。
那是莫言安排潜伏多日的暗哨。
他精通音律,听出陆丞的琴声中,夹杂了一段并非原曲的、以特定指法弹奏的暗码。
译出来正是:“漕运黑罐速查北上船只。”
三日后,莫言通过秘密渠道回报。
漕帮近期确实承接了几批奇怪的药材运输。
货主身份神秘付价高昂,要求用特制黑陶罐密封,沿运河北上目的地是津门。
津门。
那是通往京畿的重要门户,也是当年周安试图勾结外夷的据点之一。
“查。
一定要截住这批货。
查明里面到底是什么。”
陆丞下令道。
不过很快莫言随后传来的消息令人沮丧。
漕帮内部对此讳莫如深,负责押运的都是核心帮众口风极紧。
刘滚尝试调动旧部在运河关卡拦截检查,却因职权所限。
遭到漕运衙门和当地驻军的阻挠,对方似乎早有准备。
“大师,对方在朝中仍有庇护,或者说无相的势力,比我们想象的渗透更深。”
莫言的密信之中多少透着不少无奈的语气。
陆丞心沉了下去。
对手不仅在暗处,在明处似乎也编织着一张无形的大网。
就在此时一个更令人震惊的消息从宫中传出。
靖安帝欲废黜太子,改立年仅五岁的三皇子为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