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是太子性情软弱,难当大任,而三皇子聪慧过人有圣祖遗风”。
此举无疑是在动摇国本。
满朝哗然群臣激烈反对。
但皇帝一意孤行,甚至杖毙了两位拼死劝谏的老臣。
陆丞在府中闻此消息长叹一声。
皇帝的心性,已被毒素和猜忌彻底扭曲了。
废长立幼,自古便是取乱之道。
无相虽人不在京城,但其遗毒正在一步步引爆大周积累的所有矛盾。
他必须走出这太傅府。
必须阻止皇帝。
禁军看守森严,没有皇帝命令他寸步难行。
正当陆丞苦无对策之际,府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之声。
紧接,兵器交击与呼喝声四起。
“怎么回事?”陆丞走到院中。
只见府门被猛地撞开,刘滚一身戎装,手持染血长刀带着数十名精锐亲兵冲了进来。
府外,原本的禁军守卫竟已与刘滚的人马战作一团。
“大师。
快随末将走。”刘滚急声道。
“刘将军。你这是干什么?”陆丞愕然。
“没时间解释了。
陛下快不行了。
宫中大变。
王言余党勾结部分禁军,欲矫诏拥立三皇子。
太子已被软禁。
末将得到消息,特来护大师入宫稳定大局。”
皇帝不行了?宫变?
陆丞脑中嗡的一声。
无相的最后一步棋,终于来了吗?
利用皇帝的昏聩和内部的争斗,彻底引爆皇权危机。
他不再犹豫:“走。”
在刘滚等人的拼死护卫下,陆丞冲出太傅府,跨上战马直扑皇城。
沿途可见京城多处火起,乱兵与市民混杂,一片混乱景象。
皇城方向杀声震天。
显然,争夺皇位的战斗已经打响。
陆丞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必须尽快赶到皇帝身边,拿到传位诏书稳住太子名分,否则,大周顷刻间便会分崩离析。
然而,当他冲破重重阻碍,终于赶到皇帝寝宫外时。
看到的却是太子一派与支持三皇子的宦官、禁军正在殿前殊死搏杀。
殿门紧闭里面情况不明。
“陛下。
臣陆丞求见。”陆丞高呼。
殿内毫无回应。
刘滚护在陆丞身前,一刀劈翻一名冲过来的叛军。
吼道:“大师,情况危急,必须先控制局面。”
陆丞看着眼前混乱的厮杀,知道已无法按常理行事。
他深吸一口气,对刘滚及周围仍在奋战的忠勇将士朗声道:
“诸位将士。
王言余党勾结妖人,祸乱宫闱欲倾覆我大周江山。
太子乃国之根本名正言顺。
随本官诛杀叛逆,护卫东宫匡扶社稷。”
他的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力量。
混战中的将士闻言,精神一振,纷纷向陆丞这边靠拢。
“护卫东宫。匡扶社稷。”
在陆丞的号召下,忠于太子的力量逐渐凝聚,开始向叛军发起反击。
然而,叛军人数众多,且占据地利,战斗异常惨烈。
就在局势胶着之际,皇城东南方向突然传来一阵沉闷的号角声。
紧接着,一面戚字大旗出现在宫墙之上。
“是戚广文。
戚将军的岭南边军到了。”有人惊喜大喊。
原来,莫言在查漕运之时,也预感京城将有大变,早已秘密派人持陆丞昔日的信物,前往岭南调兵。
戚广文接到消息,深知事关重大,亲率五千精锐日夜兼程,终于在关键时刻赶到。
生力军的加入,瞬间扭转了战局。
叛军腹背受敌,顿时溃散。
陆丞与刘滚、戚广文合兵一处,迅速肃清残敌控制了整个皇宫。
当陆丞终于推开皇帝寝宫殿门时,只见靖安帝直接挺地躺在龙榻上。
双目圆睁面色青黑,早已气绝身亡多时。
御榻之下,散落着打翻的丹药瓶罐。
而传国玉玺和空白诏书,就放在一旁的案几上。
殿内角落,几名参与作乱的宦官见状,知大势已去纷纷畏罪自尽。
陆丞走到龙榻前,看着这位一心追求长生、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的皇帝,心中百感交集。
他缓缓拿起那方沉重的玉玺。
宫变平息,太子在陆丞刘滚、戚广文等文武大臣的拥立下灵前即位,是为武安帝。
新帝登基第一件事便是下旨,为陆丞平反官复原职。
加封摄政王总揽朝政,辅佐幼主。
同时彻查无相、王言余党,整顿朝纲。
动荡的京城暂时恢复了秩序。
但陆丞知道,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
无相依旧在逃,其布下的毒网尚未完全清除。
边境的疫病仍在蔓延,漕运上的黑罐也不知去向。
他站在重新属于他的朝堂之上,看着龙椅上年幼的新君,感到肩上的担子前所未有的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