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嬴政对于天幕的‘三省六部制’有些疑虑的话。
那么现在,他的心里再也没有什么困惑了。
比起如今的体系,昭武帝创立的体系适宜君主集权。
但,同样适合于平衡内外,避免君主出现问题的时候这套制度运转不下去。
尤其是,在避免‘二世之乱’的基础上,嬴政觉得天幕中的昭武帝,应该会做好不少准备的。
他现在还想不明白,这套制度能否避免‘无能’的君主。
如今,始皇帝看到的只是这套体系,让帝王的权力运转的更加高效。
“不知道,日后的老六会如何选择自己的继承人?”
想到这里,嬴政看向赢辰的目光,似乎一下就变得微妙了。
“……”
赢辰嘴角一抽,心底倒是显得无奈。
“这老头子,该不会又想给我加什么担子吧?”
现在当皇帝的又不是他,老是给自己甩担子,让赢辰很想吐槽自己这个老父亲。
要抄自己‘作业’,成就他‘千古一帝’的名声过于离谱了。
而殿下,群臣们的反应就复杂多了。
丞相王绾面色凝重,眉头紧锁。
作为百官之首,他第一次感觉到了这项体系对于相权的巨大威胁。
奏章要先行‘内朝’,诏令又要经过内朝起草,这分明是把丞相‘助理万机’的权柄剥离了出去。
最关键的,他担心丞相日后会成为了单纯的办事员。
他下意识的看向了始皇帝,但始皇帝平静的脸色,没有丝毫波澜。
“陛下,此乃……”
博士淳于越想立刻出言驳斥,但天幕昭武帝的成功,又让他有点底气不足。
所以,只能愤然道:“重才轻德,亲近幸臣,可非长治久安之道。”
那些较为年轻的官吏,眼中却闪烁着激动的光彩。
尤其是,类似于李斯出身的六国官吏。
他们官职不高,全靠自身才能和机遇走到今天。
不论如何,这套‘内外朝’体系如果能够在现在的大秦施行下去。
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和机变,他们相信自己完全能够大展拳脚。
朝堂上,暗流涌动,似乎预示着未来的狂风暴雨,即将来袭。
当然,地方上也因为天幕的变化,引起了更大的波澜。
这其中,就包括楚地,隐藏山林深处的项氏一族。
山林深处,一处隐秘庄园中。
以项梁为首的项氏族人聚集一堂。
天幕上显现出的“渭水论道”与“内外朝之议”,
让他们的心头,重新掀起不安的波澜。
项梁神色凝重,缓缓开口:
“诸梁,且议一议——我项氏今后之路,该如何走?”
“秦国再出雄主,其手段比嬴政更高明,更可怖。”
“若要楚国再兴,我等绝不可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