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这个妹夫不仅有改革的理想,还有军事天赋,真是难得。
大军行进了三天,来到第一个补给站——辽东城。程岩立刻开始组织建立补给仓库,安排人员管理。
他的工作效率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原本需要一天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在他的指挥下,半天就搞定了。
“程侯,您这套管理方法真是厉害!”负责辎重的将军张士贵佩服地说,“我从军二十年,从没见过这么有条理的后勤工作。”
“张将军过奖了。”程岩笑道,“这只是基本的管理方法而已。”
就在这时,斥候匆匆跑来报告:“启禀陛下,前方发现高句丽军队,约有三万人,正在向我军靠近!”
李世民立刻召集诸将商议:“看来高句丽人想要阻止我们前进。诸位以为如何应对?”
李靖站出来说:“陛下,末将愿率前军迎敌!”
“好!”李世民点头,然后看向程岩,“程岩,你要保证前军的后勤供应。”
“臣遵命!”程岩立刻开始调配物资,为前军准备充足的粮草和武器。
战斗很快就开始了。大唐军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很快就占据了上风。但程岩注意到,高句丽军队的战术有些奇怪。
“他们不是在拼命抵抗,而是在拖延时间。”程岩对身边的王玄策说,“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们有后续计划?”王玄策猜测道。
“对!”程岩眼中闪过一丝警觉,“他们可能想要袭击我们的补给线!”
他立刻派人向李世民汇报这个判断,同时加强了补给站的防御。
果然,就在前军与高句丽主力交战的时候,一支高句丽骑兵绕到了大军后方,想要袭击补给队伍。
但他们没想到,程岩早有准备。补给站的防御工事坚固,守军也很充足。高句丽骑兵不仅没有得手,反而被打得大败。
“程侯料事如神!”张士贵兴奋地说,“如果不是您提前准备,我们的补给线就危险了!”
李世民得知这个消息后,对程岩更加刮目相看。这个妹夫不仅能管理后勤,还有敏锐的军事嗅觉,真是个人才!
第一场战斗以大唐军队的完胜而告终。高句丽三万军队几乎全军覆没,主将被俘,剩余士兵四散逃窜。
“陛下,此战我军斩敌两万余人,俘虏五千,缴获战马千匹,粮草无数!”李靖兴奋地向李世民汇报战果。
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然后看向程岩:“程岩,这次你的功劳不小。如果不是你提前发现敌军的真实意图,我们的后勤很可能出问题。”
“陛下过奖了,这是臣应该做的。”程岩谦虚地回答,但心中却很得意。自己的第一次军事判断就如此准确,证明自己确实有军事天赋。
“不过,”程岩话锋一转,“臣认为这只是高句丽人的试探性攻击,真正的大战还在后面。”
李世民眉头一皱:“你的意思是?”
程岩走到地图前,指着高句丽都城平壤的位置:“高句丽的主力军队应该都在都城附近。刚才这三万人,充其量只是前哨部队。他们的目的不是击败我们,而是试探我们的实力和战术。”
李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程侯说得有道理。高句丽立国数百年,不可能只有这点军队。”
“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李世民问道。
程岩走到地图前,手指在几个关键位置点了点:“臣建议,我们也兵分三路。主力继续前进,做出要与敌军正面交战的姿态;左翼军队埋伏在这里,等敌军迂回部队经过时给他们致命一击;右翼军队则绕到敌军后方,切断他们的退路。”
李靖眼中闪过赞赏之色:“妙计!这样一来,敌军就成了瓮中之鳖。”
“不过,”程岩话锋一转,“这个计划的关键在于后勤保障。三路大军分开行动,补给难度会大大增加。”
李世民看着程岩:“你有把握吗?”
“臣愿立军令状!”程岩跪下道,“如果后勤出现问题,臣愿以死谢罪!”
李世民扶起程岩,眼中满是欣慰:“有你这句话,朕就放心了。”
***
三天后,程岩的预判完全应验。高句丽军队果然按照他预测的路线行动,结果中了大唐军队的埋伏。
“报!左翼军大获全胜,歼敌一万五千!”
“报!右翼军成功切断敌军退路,俘虏敌将三名!”
“报!主力军与敌军正面交战,敌军已开始溃退!”
一个接一个的捷报传来,整个军营都沸腾了。
李世民兴奋地拍着程岩的肩膀:“程岩,这一仗打得漂亮!你不仅料敌如神,后勤保障也做得天衣无缝。朕没有看错人!”
但程岩的脸色却有些凝重:“陛下,臣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怎么说?”
程岩指着地图上平壤的位置:“高句丽连续两次败仗,损失了近十万军队。按理说他们应该龟缩在都城死守,可是臣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李靖也走了过来:“程侯有什么发现?”
“敌军撤退得太有序了。”程岩皱着眉头,“一般来说,大败之后的军队应该是溃不成军的。可是从俘虏的口供来看,他们的撤退路线很有规律,像是事先安排好的。”
李世勣听了,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你的意思是,这可能是敌军的诱敌深入之计?”
“很有这种可能。”程岩点头,“高句丽立国数百年,不可能这么容易就被打垮。他们很可能是想把我们引到对他们有利的地形,然后给我们致命一击。”
李世民沉思了一会儿:“那你建议我们怎么办?”
程岩在地图上指了指:“臣建议暂缓进攻,先派斥候详细侦察前方地形。同时加强后勤补给,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可是这样会不会错失良机?”有将领提出异议。
“宁可错失良机,也不能中了敌人的圈套。”程岩的声音很坚定,“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我们对敌情了解还不够充分,贸然前进风险太大。”
李世民点头赞同:“程岩说得对。传令下去,大军暂停前进,加强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