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从立刻抬上紫檀木棋盘。黑子乃墨玉所制,白子则是羊脂美玉,在灯光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
“王公好雅兴。“李明月执起一枚白子,忽然指尖一滑。玉子坠落的瞬间,她袖中暗藏的磁石微微一动,棋子竟斜斜飞向崔弘礼的衣摆——那里沾着一点不易察觉的朱砂粉末。
白子触地即碎。
“可惜了。“她凝视着飞溅的玉屑,“上好的于阗玉。“
王珪瞳孔微缩。于阗玉乃皇室贡品,寻常世家根本无缘得见。公主这是明晃晃的示威。
“听闻公主近日在制盐卖盐?“范阳卢氏的卢承庆突然开口,“这等粗鄙事务,实在有辱金枝玉叶的身份。“
李明月捻起一片碎玉:“卢公子可知,你腰间玉佩的络子,是用突厥贩来的茜草染的?“她指尖轻弹,碎玉精准地击中对方玉佩,“就像这样——沾了胡尘的东西,再光鲜也透着股腥膻。“
卢承庆脸色骤变。那络子确是突厥商队所赠,本是极隐秘的事。
荥阳郑氏的郑元璹急忙打圆场:“公主说笑了。说起来,崔公珍藏的《兰亭序》摹本堪称一绝,不如......“
“可是冯承素摹本?“李明月突然打断,“本宫记得真迹收在太极殿。陛下曾说,有些东西......“她环视众人,“不是谁都有资格碰的。“
范阳卢氏的卢承庆又忽然笑道:“公主说笑了。郑公只是想让殿下欣赏一下冯承素摹本,看看和真迹有多少区别。“
李明月看向他,唇角微勾:“卢公子倒是会说话。“
王珪轻咳一声,岔开话题:“公主此次出京来访,可曾听闻朝中有什么新动向?“
“动向?“李明月把玩着酒盏,似笑非笑,“倒是有件趣事——前几日,清河崔氏的分支家主崔明远上书陛下,说愿意效忠朝廷,剿灭叛逆。“
“啪!“
崔弘礼手中酒盏突然出现一道裂纹。
李明月缓缓起身,目光如刀:“崔公,酒洒了。“
崔弘礼脸色铁青,强压怒意:“老朽失礼了。“
这个时候,乐声忽变,一队胡姬旋入厅中。为首舞姬金铃束腰,赤足踏着节拍靠近主座。她足踝上的金铃随着动作轻响,却夹杂着极细微的金属摩擦声——铃中藏刃!
李明月恍若未觉,反而笑着对崔弘礼举杯:“崔公这胡旋舞,倒比教坊司的更有野趣。“
就在舞姬旋至三步之内时,公主突然翻腕泼酒。琼浆在空中划出弧线,精准地泼进舞姬眼中——酒里早溶了刺激性的药粉!
“啊!“胡姬捂眼痛呼,踉跄间足铃碎裂,三枚淬毒银针激射而出,却钉在了崔弘礼身后的屏风上。
满座哗然!
“看来崔公的待客之道......“李明月缓缓起身,鎏金鱼符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很特别啊。“
崔弘礼面如死灰。他这才发现,公主腰间不知何时已多了一柄软剑,剑穗上缀着的正是他送给突厥可汗的狼头金珠!
“崔弘礼,你崔氏私通突厥,罪证确凿!“她声音冰冷,“今日,本宫奉陛下旨意,清理门户!“
她抬手一挥,厅外瞬间涌入数十名千牛卫,将宴会团团围住。
崔弘礼掀翻案几的刹那,整座厅堂仿佛被利刃劈开。
“李明月!你李家不过是鲜卑杂种,也配动我崔氏?!“
咆哮声未落,一支乌羽箭破空而来,箭簇上的狼头纹在烛火下泛着寒光,直取崔弘礼咽喉!
“家主小心!“
崔氏死士从梁上飞扑而下,却在半空中被另一支箭贯穿心口。鲜血如雨喷洒,溅在《兰亭序》摹本上,墨迹顿时晕染成狰狞的血花。
李明月旋身而起,绛红襦裙绽开如血色牡丹。她腕间金镯“咔嗒“裂开,弹出一柄三寸长的薄刃,寒光闪过,最先冲来的两名崔氏护卫已捂着喷血的脖颈倒地。
“千牛卫!护驾!“
崔弘礼踉跄后退,喉间插着箭矢,鲜血顺着锦袍滴落。他颤抖着去抓案上的青铜酒爵——那里面藏着见血封喉的毒药。
崔弘礼踉跄后退,喉间箭矢随着他的动作微微颤动,鲜血顺着锦袍的云纹滴落,在青砖上绽开一朵朵暗红的花。他的手指痉挛着抓向案几上的青铜酒爵——爵底暗格中藏着一粒“封喉丹“,入口三息便可毙命。
“想自尽?“
李明月的绣鞋重重踩上他的手背,金线刺绣的鞋底碾碎指骨,发出令人牙酸的“咔嚓“声。崔弘礼痛得面容扭曲,却死死咬住牙关,不肯泄出一声呻吟。
她俯身,从袖中缓缓抽出一卷染血的密信,在崔弘礼眼前展开。信纸边缘焦黑,显然是被人从火中抢出,但突厥左贤王的狼头印鉴依然清晰可见。
“认得这字迹吗?“她的声音很轻,却像淬了冰,“左贤王夸你送的陌刀'甚合心意',还说要送你三百匹河西战马作为回礼。“
崔弘礼的瞳孔骤然紧缩。这封信本该锁在他密室的三重铁匣中!
“你以为烧掉就没人知道了?“李明月冷笑,指尖轻轻一挑,从密信夹层中抽出一张薄如蝉翼的账目,“盐三十石换精铁二百斤,送北庭交割……崔公,你连讨价还价的本事都不怎么样。“
崔弘礼的喉咙里发出“咯咯“的声响,箭伤处的血沫不断涌出。他的目光越过李明月,死死盯着站在角落的崔明远——那个向来唯唯诺诺的分支家主,此刻正捧着“清河崔氏“的宗主印信,眼中尽是压抑多年的狂喜。
“你……“崔弘礼突然暴起,染血的手指抓向李明月的裙角,“你们这些……鲜卑杂种……“
“噗嗤!“
一柄短剑自后心贯入,剑尖从崔弘礼胸前透出。执剑的竟是崔氏大管家,这个伺候了崔家三十年的老人面无表情地拧转剑柄:“老奴奉分支家主之命,清理门户。“
崔弘礼轰然倒地时,眼睛仍瞪得极大。血泊渐渐漫过他珍藏的《兰亭序》摹本,将“永和九年“四个字染得猩红刺目。
李明月弯腰拾起滚落的崔氏家主印,当众抛给崔明远。青铜印鉴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被对方颤抖的双手接住。
“从今日起,清河崔氏由你执掌。“她的目光扫过满厅世家子弟,“谁有异议?“
范阳卢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昔日连天子诏令都敢阳奉阴违的世家家主们,此刻也站出来表态同意崔明远执掌崔氏,成为崔氏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