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程岩站在蓝田山庄的后院,望着面前一字排开的十口大缸。缸中浸泡着新制的桑皮纸,在晨光下泛着淡黄色的光泽。他弯腰捻起一张湿纸,指腹感受着纤维的粗细——这是特意让工匠用江南道最柔韧的桑树皮制成的,厚度与现代的卡纸相近。
“侯爷,竹筒都按您说的劈好了。“刘大壮领着两个工匠走来,手里捧着捆削得极薄的竹片。这些竹片内侧被刮得光滑如镜,外侧却留着天然的竹青,在阳光下泛着翡翠般的光泽。
程岩接过竹片,在石案上摆出个锥形。他取来浸泡好的桑皮纸,一层层缠绕在竹模上,每缠一层都用鬃刷蘸上米胶涂抹。“要缠十二层。“他边做边解释,“最外层用桐油浸泡过的纸。“这是他从现代火箭外壳结构中获得的灵感,多层复合材料比单一竹筒更耐高压。
“这...这不是爆竹的做法啊?“老工匠王铁头挠着花白的鬓角。他祖上三代都是长安城有名的炮仗匠,却从未见过如此古怪的制作方式。
程岩笑而不答,从袖中取出个铜制模具。模具内壁刻着螺旋状的凹槽,正是他秘密让将作监打造的。“把半干的纸筒放进去,转动这个把手。“他示范着,湿纸筒在模具中旋转挤压,外壁渐渐形成与模具完全吻合的螺纹。
“这是何道理?“刘大壮瞪大眼睛。
“让烟花飞得更稳。“程岩轻抚凹槽,想起现代弹道学中的膛线原理。这些螺旋纹能让烟花升空时产生旋转,就像子弹出膛后的自稳定效应。他取来炭笔,在桑皮纸上画了个简单的受力分析图:F=v2/r,又在旁边标注“旋转产生向心力“的繁体小字。
午时过后,第一批纸筒已经阴干。程岩亲自测试强度,将纸筒两端架在木架上,中间悬挂石块。当加到第五块砖石时,纸筒才发出轻微的“咔“响。“抗压够了。“他满意地记录数据,这强度足够承受火药燃烧时的高压气体。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装药环节。程岩没有采用传统的分层填装法,而是设计了三段式结构:底部是压实的高燃速推进药,中间是缓燃的主装药,顶部则是掺了金属粉的效果药。他用铜制量具精确控制每段药量,误差不超过一钱。
“哥,这个泥巴是做什么的?“程宁不知何时凑了过来,好奇地戳弄着案上的红泥。
“不是泥巴,是配重黏土。“程岩将黏土捏成流线型,安装在烟花底部。这灵感来自现代导弹的配平设计,能确保飞行轨迹笔直。他特意在黏土中掺入铁砂,使重心更加稳定。
最精巧的是引信系统。程岩用硝化处理的麻绳做延时引信,长度精确到寸,并用蜡封防潮。主引信则采用双保险设计:一根直通底火的速燃引线,旁边并联着根缓燃的安全引信。
“哥哥做的炮仗好生奇怪。“程宁拿起个半成品摇晃,被程岩急忙制止。这丫头不知道,这些“奇怪“的设计,能让烟花升空高度比传统产品提高三倍有余。
正当程岩调试最后一个部件时,墙头突然传来“咔嚓“声响。李泰圆滚滚的身子卡在墙缝里,腰间新佩的鎏金算盘珠子弹得满地都是。“程侯!本王带了将作监的'飞火枪'来参考!“他挥舞着一根竹制喷筒,正是军中用的原始火箭。
程岩眼前一亮。他接过“飞火枪“,仔细端详其尾翼设计。虽然简陋,但四片竹制稳定翼的构思,竟与现代火箭的尾翼原理不谋而合。“殿下此物来得正好。“他取来炭笔,在尾翼图纸上又添了几道曲线——这是他从现代航空工程中学到的翼型优化知识。
日影西斜时,第一枚完整的新型烟花终于组装完成。程岩将其命名为“凌霄箭“,取自《淮南子》“乘云凌霄“之意。整个弹体呈完美的流线型,螺旋纹路在夕阳下若隐若现,底部的四片尾翼如同燕尾般舒展。
“明日试射。“程岩对刘大壮吩咐道,“在南山找块开阔地,方圆三里不许有人。
除夕夜前一天,南山。程岩站在临时搭建的柏木高台上,手指拂过青铜发射筒冰凉的膛线。昨夜一场新雪,将整片山谷铺成素白,唯有发射区被炭火烘出了黑色的土地,像宣纸上晕开的墨迹。
“侯爷,都准备好了。“刘大壮捧着火折子的手有些发抖。远处山崖边,李泰正指挥侍卫们驱赶好奇的獐子,他新换的玄狐大氅上沾满了雪粒,在晨光中闪闪发亮。
程岩点点头,目光扫过面前十二支“凌霄箭“。这些流线型烟花弹通体裹着素绢,只在尾部露出螺旋纹路,像一列蓄势待发的雕翎箭。最特别的是一支鎏金弹体,侧面用螺钿嵌着“永嘉“二字——这是昨夜李明月遣人送来的御赐之物。
“试第一支。“
火折子触碰引信的刹那,发射筒内传出奇特的嗡鸣。旋转的弹体破空而起,在雪幕中划出螺旋状的白烟。当升至约三百丈高度时,突然炸开成直径近百尺的牡丹,金红花瓣边缘竟带着细雪凝成的冰晶,在朝阳下折射出七彩光晕。
“妙哉!“李泰的惊呼惊起一群寒鸦。那些鸟儿振翅飞过烟花残影,羽翼竟也被映成了绯色。程岩却盯着雪地上的投影——旋转的牡丹光影与树影交错,竟在雪地上绘出类似现代分形几何的图案。
第二支是掺了铜粉的“青鸾弹“。升空时尾迹泛着孔雀蓝,炸开后化作展翅的神鸟。最神奇的是那些飘落的火星,遇雪不灭,反而在雪面上继续燃烧,勾勒出《山海经》记载的鸾鸟纹样。程宁提着裙摆去追,绣鞋踏过之处,雪地上便绽放出一串青色的火莲。
“侯爷!“老匠人突然指着第三支弹体惊呼。这支“雷音弹“的引信燃烧异常缓慢,眼看就要坠落在松林里。程岩抄起备用的竹制弹弓,将一枚铁丸精准地射向半空的弹体。“轰“的一声闷响,松林上空突然铺开银色电网,那是铝粉燃烧的特有效果,细密的电光在树冠间跳跃,惊得冬眠的松鼠纷纷窜出树洞。
午时试射压轴的“永嘉弹“时,意外发生了。发射筒底部的弹簧装置突然卡死,鎏金弹体斜斜地飞向南坡。程岩心头一紧——那边是皇室温泉别苑的方向。就在众人惊呼时,弹体却在半空诡异地转了个弯,仿佛被无形的手托着,最终在温泉池上空完美绽放。
蒸腾的热气中,烟花化作李明月的小像。水汽折射让画像时而如吴道子的写意水墨,时而似顾恺之的工笔重彩。最奇妙的是那些飘落的效果药,遇温泉水竟不熄灭,反而在水面燃烧出无数朵微型莲花,随着泉眼涌动的节奏开合。
日影西斜时,程岩独自留在发射台整理数据。雪地上到处是烟花投射的奇异光影,像一幅幅未来与古典交织的画卷。他拾起一片未燃尽的火药残渣,在桑皮纸上画出燃烧轨迹,突然听见雪地里“咔嚓“轻响。
李明月不知何时来到身后,狐裘下露出半截他送的鎏金算盘。“程将军。“她指尖拈着片牡丹状的火药残片,“这花瓣的弧度,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