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公公看着萧轻云的背影,低声笑道,“皇上,您看定北王的模样想不想当年老定北王同您并肩作战时的样子?”
“倒是十分的像,当年萧大哥就是这样一人当关,万夫莫开的将朕从敌军手中救出来的,朕同他成为好友,但他的命不好,撒手人寰留下孤儿寡母。”
皇帝说着这话,眼中泛起泪光,他想起来不好的事情,这些事情每每想起来,都让他格外的难受,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他一定不会让定北王出兵。
但过去的事情,再说也没有办法改变。
萧轻云拿着圣旨,还有自己的上位的官文,回到定北王府,他将这件事情告诉自己的母亲,老定北王妃十分的激动,模样不亚于萧轻云拿了武状元回来。
“轻云,可要好好的干啊,不能辜负皇上对你的器重。”
老王妃将自己的儿子抱在怀中,轻轻的揉着他的脑袋。
“娘,孩儿一定会好好干的,皇上给了孩儿一个大任务,让孩儿去调查城外粥棚倒塌的真相,孩儿这就要出去了。”
萧轻云信誓旦旦的说道,像是要同干出一番大事业一样。
老定北王妃听到要调查粥棚倒塌的真相,她的脸色瞬间黑了下来,一把抓住萧轻云的手,低声问道,“为何要调查这件事情?大理寺的人呢?”
“娘,大理寺是审案子的地方,宁王妃和七皇子侧夫人那都是皇室中人,哪里能往大理寺送啊?”
萧轻云将老定北王妃的手轻轻的拍了拍,让她放宽心。
看萧轻云神气的模样,定北王妃不再多说话了,她笑着道,“那娘就祝轻云能将这件事办妥当,让皇上好好的嘉奖我们轻云。”
“恩。”萧轻云在老定北王妃的面前永远像个孩子一样。
自从老定北王战死沙场后,萧轻云一直将自己的母亲当成世界的中心。
她不喜欢的事情,他可以一件都不做。
如今老定北王妃让他去办案,他自然要全力以赴。
萧轻云新官上任,带着苏武,直冲城门守将,亮出京兆尹的腰牌后,城门守将都对萧轻云格外的客气。
萧轻云以前是个游手好闲的小王爷,成日留恋烟花之地,名声不怎么好,但如今他有官职在身,所有人都对他客客气气的。
“小王爷,怎么几日不见,一下成了京兆尹了,您的这个职位可是可以调动全城的守城兵的。”
守城的将士对萧轻云客气的说道。
萧轻云轻轻的摇起折扇,有些得意的说道,“自然是我靠真本事得来的,本王有话问你们,粥棚倒塌的时候,你们都在哪里,看到了什么?都告诉我。”
守城兵将苏武围住,叽叽喳喳的对着苏武一通说,苏武一个粗人拿着笔记得乱糟糟。
萧轻云皱着眉头看着热闹的人群,他小心翼翼的从人群中退出来,低声道,“我记得我是不是一个文书?”
萧轻云回头便看到一个书生模样的中年男人背着书箱,手中拿着纸笔,匆匆的跑到他的身边。
在萧轻云的身边停下,文书气喘嘘嘘的解释道,“小王爷,下官接到通知,说您以后就是京兆伊了,下官是您的文书,名叫陈志高,以后就由下官记录小王爷办案点滴。”
萧轻云轻轻的点点头,他拿出折扇轻轻的拍了一下陈文书的脑袋,笑着道,“去把苏武解救出来,记录一下这些人的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