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羊感受到风息的善意与帮助,紧绷的躯体渐渐放松下来,原本微微颤抖的四肢也恢复了平稳,膝盖不再弯曲,恢复了正常的站立姿势。
它开始主动配合风巅虎的灵息疏导,调动自身灵识,将灵识化作“引导流”,引导体内淤堵的灵能朝着羊皮的方向流动,与风巅虎注入的风脉灵息相互配合,如同两股力量共同推动河流中的淤塞物,灵识中的滞涩感也随之一点点缓解,原本因疼痛而蹙起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来,眼中重新恢复了往日的温和与平静,灵识中模糊的地脉感知图景,也开始逐渐变得清晰。
不远处的二狗子,此前在灵粮争夺中,因灵毛织就层受损,灵息防护能力暂时减弱,正趴在山顶东侧的一块平整灵石上——这块灵石是陈家先辈特意放置的“风脉共鸣石”,能增强周围的风脉灵息浓度,是二狗子常用来恢复灵体的地方。
它正吸收着空气中的风脉灵息,身体蜷缩成一团,如同一个毛茸茸的球,体表的黑白毛发间,泛着的灰色风息如同细密的光尘,正缓慢而有序地修复着受损的灵毛结构。
每一根毛发的根部都在微微发亮,亮度约为正常状态的七成,那是风脉灵息在滋养毛发的本源,让受损的灵毛重新焕发生机——毛发的内部结构如同中空的管道,受损后管道内壁出现了细微的裂痕,风脉灵息如同修复液,正一点点填补这些裂痕,让毛发恢复原本的坚韧与灵息传导能力。
毛发的尖端则在缓慢生长,新长出的毛发比旧发更加纤细,却蕴含着更浓郁的风辅灵息,表面泛着的灰色光泽也更加均匀,那是灵息滋养带来的进化——每一根新毛的根部,都多了一道细微的“风旋印记”,这是二狗子灵识与风脉灵息联结加深的标志,意味着它未来对风息的感知与操控,将更加精准。
二狗子时不时会抬起头,用鼻子轻轻嗅一嗅空气中的灵息,似乎在判断风脉灵息的浓度与纯度。
它的鼻翼快速颤动,频率约为每秒五次,能捕捉到空气中最细微的灵息变化——当感知到风脉灵息浓度略有下降时,它会微微调整身体姿势,将头部转向风脉流动的方向,最大限度地吸收灵能;当感知到杂息靠近时,它会释放出一缕微弱的灰色风息,将杂息驱散,确保吸收的灵能纯粹无杂质。
它抬起头,看到风巅虎与老山羊的互动,眼中闪过一丝安心的光芒——二狗子的灵识虽不如风巅虎那般凝练,却对同伴的灵息有着敏锐的感知,它能清晰地分辨出风巅虎的风脉灵息中没有恶意,反而带着“帮助与协作”的意念。
这种感知并非通过声音或动作,而是源于长期协作形成的“灵识默契”,如同人类挚友间无需言语的心意相通。
确认同伴安全后,二狗子重新低下头,继续专注于自身灵体的修复。
只是这一次,它的灵识更加放松,吸收风脉灵息的效率也随之提升了些许——原本每分钟能吸收的灵能量约为 10单位,此刻提升至 12单位,灵毛的修复速度也相应加快,体表泛着的灰色风息,比之前更加浓郁明亮,如同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光晕。
风巅虎帮助老山羊梳理完体内的淤堵灵息后,并未立刻停歇。
它缓缓后退两步,周身的黑色风息骤然变得浓郁,如同墨色的雾气在它身边环绕,形成一道半透明的“风息护罩”,护罩表面泛着的银色符文光芒穿透雾气,如同镶嵌在墨色玉璧上的碎钻,璀璨夺目。
翅膀上的银色符文如同被激活的星辰,纷纷亮起,符文的光芒交织成一张细密的灵能网,将风巅虎笼罩其中,这张灵能网能过滤空气中的杂息,确保它吸收的灵能纯粹无杂质。
随后,风巅虎张开嘴,开始吸收周围空气中散逸的灵息——它的吸收并非贪婪的吞噬,而是严格按照“灵息循环”的规律,将空气中分散的、未被利用的风脉灵息汇聚成一束束银色的灵流。
这些灵流如同一条条细小的河流,直径约为一寸,缓缓流入它的口中,纳入体内的灵脉通道。
此前老山羊吸收的心神食粮,大部分已转化为地脉灵息融入自身灵体,仅有少量未被完全吸收的灵韵,随着老山羊的呼吸与灵体活动,散逸在空气中。
这些散逸的灵韵虽微弱,每立方尺仅含 0.5单位灵能,却仍蕴含着一定的灵能,若不加以利用,便会在半个时辰后逐渐消散在天地间,造成灵能的浪费。
风巅虎吸收这些散逸灵韵,一方面是为了补充自身在外围探查时消耗的风脉灵能——此次探查覆盖了忧乐沟外围二十里区域,消耗了它近三成的灵能储备,吸收这些散逸灵韵,能让它的灵体快速恢复到最佳状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净化山顶的灵息环境,避免散逸的灵韵与其他属性的灵息混合,形成杂波干扰四方守护阵的灵息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