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楚梅跟福清皇太后商量过,太后觉得皇上如今大了些,一两个伴读怕是不够的,就想着在官员家的子弟里再选几个入宫伴读,沈楚梅觉得慕家的孩子,莫家,还有岳家的孩子都很不错。
所以过些日子就要另外开辟一个殿阁,让这些小孩都来一起读书。
“这样好啊,我家那几个混小子的教养简直是我的心病。”莫逸辰想想自己就知道了,他小时候虽然有爷爷疼惜,好歹还有个严父看着,现在他爹当了爷爷比他爷爷宠爱孩子还要过分些。
而他呢,根本就拿不出个严父的脸。
所以丢入宫内好好的管教一下才是正途。
沈楚梅笑着说:“课程与国子监的课程相同,只是也会有些国子监学不到的内容。”
沈楚梅冲赵小丙笑道:“这群孩子不管教是不成的。”
赵小丙点点头,心里想着,是啊,你终于意识到孩子就是孩子,只要稍微的不留神他们就能跑歪八百里去。如果根基没打好,日后想要纠正过来,又不知道要费多少心了。
因着皇上已经不需要伴读了,傅晟的儿子傅善就不必在皇上身边陪着玩了。
其实当初傅晟的在送小玩意给皇帝的时候提了一句自己的儿子,说他很会抖空竹,因此忠儿才让他入的宫。
现在这个小私塾内都是二品大员家的子弟,傅晟家的小孩就失去了这样的机会。
沈楚梅轻轻叹一口气,只盼着忠儿快点长大,快点学会分辨是非。
赵小丙说的那句也是无可奈何,她说过,小孩就像是小树,又要掰茬,又要捉虫,纵然是这样也预料不到中途刮来一阵大风吹的倒下。倒下,就要扶起来重新的栽好,那花费的心思都是日复一日的心血啊。
况且教育孩子时,因着他是皇上,轻不得重不得,还需要做到春风化雨一般的谆谆善诱。
自从忠义皇帝登基,恒明的朝局便做了较大的改变。福清皇太后与内阁商议之后决定在皇帝亲政之前,便由太后垂帘主持大局。
大朝暂时停止,改为内阁小议会,除了与会的地点从奉天殿改到了勤政殿,皇帝暂时不上早朝之外,一切如常。一开始也有大臣有些看法,只是小皇帝的年纪实在幼小,纵然那些心中颇有微词的人也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福清皇太后要小皇帝把心全都用在学业上面,莫逸辰就趁机上了个奏疏,他建议将前翻抄没的凤氏修建的省亲别院收纳进皇家园林,更名为南书台从今往后就用作是小皇帝读书习武的地方。
福清皇太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她想起了曾经就有太后因为垂帘听政跟自己儿子生分的事情发生。便是因为母子两个人同在一个屋檐下么,朝政上任何风吹草动都能惊动到皇帝,而年轻的小孩往往义气冲动看不懂大人们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