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下什么地啊,反正一年到头干下来还不够给二房还债的,不如干脆别干了,直接饿死咱们算了。”
二房的人一走,崔氏就催促着一家老小下地继续收割麦子。
夏氏脸色一沉,手里的镰刀绳索一股脑冲地上一扔,
谢长风见状,忙走上前把东西拾了起来,“孩子他娘,你这是干什么呀?赶紧走吧,麦子都熟透了,再不收回来就要抛洒在地里了。”
抛洒,是指麦子熟透到一定程度之后,麦粒会从麦壳里面崩出来落在地里,就浪费了。
谢家长房无论春耕秋收,都是比较早的一拨人,所以这时候他们家的麦子已经熟透了,早收就能少抛洒。
夏氏却上了火,一抬手推了谢长风一把。
“抛洒就抛洒吧,反正收回来也落不到咱的肚皮里,二十两银子啊,咱啥时候能还清?”
说到底,就是觉得崔氏和谢长安犟着要留下乔馡不对,她有意见了。
崔氏却沉下脸来,几步走到她跟前。
“你要不想干就别干吧,老三俩口子都说了,那债务他们自己想法子还,没说让你还。”
“自己还,说起来好听,回头他们还不上,还不是要落我们身上?这么多年,我们和大哥他们这两房为这个家干得还不够吗?先是老三读书,又是老四读书的,咱们夫妻卯足了劲往死里干,到头来自个儿的孩子占不到半点便宜。现在可好,为了给老三讨个媳妇,还要欠一屁股债。”
话说到这里,不仅崔氏,全家人都沉默下来。
虽说夏氏这会儿闹开了不讲理,但她的话,却让崔氏也无法反驳。
家里的条件有限,供不起那么多人读书,已经先读的自然不能半途而废,便只能亏待了后面的孙子们。
其实细细想来,儿媳妇们有怨言,是难免的。
谢长安面色也有些紧绷,可总不能真的就不干活了吧。
“二嫂,先起来把活干了吧。我保证,就算是还债,我每个月交给中公的钱也不会比从前少,你看这样成吗?”
谢长安的话音刚落,崔氏就想反驳,却不如夏氏反应快。
“这可是你自己说的?别到时候反悔啊!”
“什么他说的,简直胡说八道!”谢家大房这些人,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除了地里刨食并没有别的来钱路子。
可谢长安却不同,他会一些拳脚功夫又读过书识过字,偶尔还能出门打个猎或者给别人代笔写写书信之类的攒几个钱。
事到如今,他可以说是这个家里最能够出力挣钱的人了。
可即便如此,他要还清二十两银子也不容易,夏氏居然还要让他按照从前的份例交完中公的钱然后才能攒钱还债,这得还到猴年马月啊?
“娘,这可是老三他自己说的,又不是我逼着他说的。”
夏氏咬着牙,怎么都不愿意放过谢长安。
崔氏气得面红耳赤,却不知道说点儿什么好。
到最后还是乔馡走上前来,用手握住了她的胳膊。
“大娘放心,就按照长安哥的话来做,我自有法子早日把欠债还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