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考秀才之难,远比现代社会的高考还要难。
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点也不为过,所以知道谢长宁考中时,谢家大房是喜不自胜,谢家二房则是懊悔不已。
反倒是谢长宁经历过一路上的欢喜之后,见到爹娘眼中的欣慰,反而镇定下来。
“爹,娘,我虽是中了秀才,可也不必太过于骄傲,先生说了,秀才不过是迈上仕途之路的第一步而已,我也只是取得了一个去与别人竞争的资格而已。”
回来前,谢长宁想着这次院试的情况,近千人参与考试,最后只取了八十余人为秀才,自己也算是给老谢家争了光的。
那会儿他就笑着与谢长安撒娇,回来之后要让爹娘好好高兴高兴,再把赏银拿出来请亲朋好友大吃一顿。
可这会儿,看到爹娘脸上的容光焕发以及对他未来更多的希冀,他反而胆怯了。
“三哥,我之前说的话不作数了,就置办一桌好酒好菜,咱一家人庆祝一下就行了。”
谢长安回过头看了他一眼,眸子里有些惊讶。
这臭小子,刚才还跟他说要让所有人聚在一起,羡慕爹和娘来着呢。
他还在担心这小子中了个秀才之后就飘了,等到大家聚在一起,你一句恭维我一句高捧,会让他迷失了方向。
他还打算晚点儿再好好教育一通,没想到这臭小子自个儿竟想通了。
“庆祝是应该的,不能光是一家人,不说大开酒席,买些瓜子零食备着,让四邻沾沾喜气也是应该的。再说了,你中了秀才,也算是为咱们大禾县争了光,说不定县太爷还会派人来,那你不得留人吃饭?”
“也是啊,那就置办吧,多办些,嘿嘿。”
见能让爹娘赚足面子,谢长宁又咧开嘴笑了起来,那模样,哪有半点去考试时的稳重妥当,活像是个小傻子。
谢长安忍不住给了他脑门一下,唇边带笑轻斥。
“傻小子,继续努力吧,喏,我去放鞭炮了。”
很快,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引来了众多的村人。
一般在村子里,不时不节放鞭炮只有一种情况,主人家有人过世了。
之前谁也不知道谢长宁要去府城考试,是以没人往好了猜,都以为是谢义胜或者崔氏咋啦,一个个面色焦急惊慌的跑来帮忙,结果却看到谢家人一个不缺的立在门口,笑眯眯的望着大家伙儿。
“义胜呐,这是怎么回事呀?你、你们都好好的,放鞭炮干什么?”
“就是,我们还以为……吓死个人了!”
众说纷纭中,忽闻另外一处也有鞭炮响了起来,众人回头,就看到那是村长张德林家的方向。
有人动作快,转背就准备跑去,就听谢长宁开了口。
“各位叔叔婶婶大哥大嫂莫要着急,那不是丧讯,那是喜讯。八月之初,我与村长家的承武哥瞒着家里人进城赶考去了,幸不辱命,我俩小子都考上了秀才功名。”
众人一听,先是一懵,后是一惊。
“你们俩都考上了?这……这不是哄人的吧?”
村子里就这俩读书人,一块儿去考试,一块儿都中了,不是说秀才都可难考了吗?怎么一下子就中了俩,很多人都觉得不可信。
“自然不是,大家若是不信先回去等着吧,最迟明日,该有人来报喜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