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那五六不分的,仍在底下窃窃私语,“那也不够啊,既然都发了,何不一家发一台?”
话刚落下,就有人给他一个爆栗子。
这些小动作,县太爷自然不难发现,不过他也不气。
若这点度量没有,他也不配当这父母官了。
“饭要一口一口吃,事也要一步一步来,乡亲们都别急,回头,就由村长组织几个年轻人,到县衙里把打谷机领回来吧。这不,刚才来的路上,本官看有不少人家已经开始收割了,这是喜事啊,今年大家的收成都不错,抓紧时间,趁着天气好,把粮食收进仓才是正经事。”
县太爷都如是说了,大家伙儿还敢说什么。
就算有,那也只能憋在心里,回去慢慢念叨。
再接着,县太爷便让人把当今赏下来的东西搬了进来,当着满村百姓的面,亲手交到了谢义胜的手中。
“谢大爷,这是圣人恩赐下来的,让我务必交给打谷机的发明人。你是这一家之主,这东西我便交给你了,也借此机会本官带天澜国的百姓们谢谢你们了。”
谢义胜哪里敢受这一礼,忙把东西接过交给了身边的儿子,用自己粗糙开卷口的双手扶起了县太爷。
“大人,使不得,使不得。就算我们想出来这东西,若是没有大人这青天大老爷的支持,咱老百姓那得不着这实惠。大家该谢的,该是大人您才是。”
一时之间,两个人就你来我往的谢了起来。
最终,还是乔馡看不下去了,上前打断了俩人。
“爹,大人都来半天了,一口热茶没喝着,咱别耽误了,赶紧请了大人进屋喝杯热茶吧。乡亲们也散了吧,秋收不等人,大家地里都还有活,先去忙吧,等机器回来了,就让村长安排大家轮流使用。”
*
秋收伊始,获悉可以白领两架打谷机后,张德林自然第一个按捺不住。
第二天,就叫上了谢长安谢长风并着村子里另外几个年轻人,借了村子里唯一的一架马车,一架牛车往县城去了。
当天下午,那老鼻子稀奇的东西就被运了回来。
刚运回来,就有人争着抢着上来借。
针对这一现象,谢家人与村长商议了个章程。
借东西可以,但每家只能借一天,一天之后不管收没收完,都要还回谢家。
可是这么一说,半点儿没有减轻他们争先恐后的热情。
乔馡无奈,只得又想了一个主意。
“大家不要急,机器在这儿他也不会跑,大家别为了抢先而抢先,而是要回去跟家里人商议好,看是提前一天或者两天将家里的稻谷都先割好搬到一块儿,再找一天把机器搬回去,一股脑的就能全部打下来了,你们说是不是?”
这么一想,确实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