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前,这打谷机的图纸谢家便已经献了上来,之所以一直没有对外公开,是因为本官去找人研究制作去了,花费了月余功夫才将那图纸琢磨清楚。但这打谷机的外壳倒是不费事,就是那铁疙瘩的一块儿比较费时费力,而且要做成这个打谷机,那铁也不是拿来就能用,所以做起来也是困难重重。
这不,两个多月了,本官召集了差不多二十个木匠铁匠,也不过制得这打谷机百三十四架。这大禾县拢共有十九个镇,算下来也是七八十个村,本县算了一下,一个村刚好能够分到两台。这一台不算在内,这一台算是本官奖励给谢家大义献出图纸造福乡里的礼物。”
这话一出,满场哗然。
“真的吗?每个村都给送,太好了!”
“是啊是啊,大人真是个青天大老爷啊。只是咱一个村那么多人家,就两架打谷机,怎么周转的过来啊?”
一时之间,村民们开始焦急起来,这个机器到底要怎么用才能公平公正。
张德林站在县太爷旁边,听着大家伙儿的话,老脸一阵一阵发热。
“说什么呢?说什么呢?咱村也不大,拢共也就七八十户,大不了轮着来,一家使半天,也能打去不少了。”
其实一家使半天,轮也轮不过来。
“本官也知道,两架机器对大家而言太少了些,但眼下只有这么多台,大家先将就一下,等来年本官争取让每个村再多添上三五台,到时候应该就能够周转了。”
本来,一开始县太爷弄明白造这玩意儿多费钱时,并没有打算大包大揽,直接做好了白送成品的,而是想直接公开这个机器图纸。
但转念一想,图纸一旦公开,而他又做不出来,势必会有有心之人偷偷将技术学了去,做成成品高价卖给一些富商。而普通百姓却承受不住那昂贵的造价,最终实惠全部落到了商人和地主手里,有违他的初心,也违背了乔馡的初心。
于是,他写了折子将图纸往上送了,与此同时还召集了县内人品好手艺好的木匠铁匠,开始打造这个打谷机。
与此同时,他还将图纸高价卖给县里的几个大地主各自一份,那部分钱,便投入到了这批免费的机器制造里面。
但等机器真的制好之后,他才发现,那卖出来的银子都没够用。
于是,师爷和县丞便劝他。
机器咱不白送了,让每个村的村民分摊一部分银子,把机器买回去。
他觉得有些不好,但他只是个县太爷,俸禄有限,能倒贴的银子也有限,一开始是同意了他们的意见的。
“咱不收那么贵,尽量给便宜点吧。”
他刚把这话说完,准备让nbsp;文书上说图纸被当今夸赞了,他的做法也被当今夸赞了。
随着夸赞的旨意而来,还有丰厚的赏赐,有物件布匹,有金银玉器,有他的,亦有谢家人的。
当今明智,更是拨了一笔钱,专门用于制造打谷机,免费发放于民。
这可谓是皆大欢喜了。
“三五台,加上原有的两台,嗯,那差不多够周转了。”
有那沉着稳重的老把式在心里头默默合计了一下,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