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崔氏头上冒起来的白发越来越多了,额头上还因为带着这小子冒出了层层汗光,乔馡就忍不住自责。
“娘,辛苦你了,这小子不听话,你收拾他一顿便是,何苦顺着他大老远跑一趟。”
瞧瞧,来这一趟舟车劳顿不要紧,还得给这臭小子带水壶,零嘴儿,玩具……
崔氏闻言,笑着摇了摇头,抬起袖子抹了抹额头的汗水。
“这算什么,左右家里现在也没有什么事了,我也好久没有进城来逛过了,顺便来看看。倒是你,又要管着家里一大堆的事情,又要照管孩子,辛苦你了。”
说起谢家,如今在桐木村就不是三年前那样简单的让乡亲们羡慕眼红而已了。
乔馡一开始能力有限,的确是只顾着自家发展的,那家伙,一会儿给家里添置马车,一会儿又给家里扩建房子,还给谢伯玉张罗了一门不错的亲事。
乡亲们看着谢家老三虽然没了,可家里却比之前发展得还要好,一个个忍不住眼热起来。
心里,也开始有些不平衡起来。
大家都是一个村子里出来的,那谢义胜和崔秀莲咋就那么好命,摊上了那么好个儿媳妇,一下子家里就跟撞了大运似的。
有些闲话,慢慢在村子里蔓延开来。
说什么谢家的大运,都是谢长安换来的。
还说谢家老俩口心可真大,花着三儿子卖命的钱,还花得那么高兴……
崔氏那会儿还不像现在这样清闲,很少有空到外面听闲话,夏氏因为有钱挣,也不像以前喜欢出去与人攀扯,还是有一次谢义胜出去遛弯,不小心碰上了几个妇人聊天,才知道的。
那会儿,可把谢义胜气坏了。
回来跟崔氏一说,崔氏撸起袖子就要出去与人理论去。
“这事儿肯定是二房那些人泄露出去的!二房跟咱们素来不和,她要说咱们闲话,咱管不着。可那些人,他们知道什么呀,就跟着二房胡咧咧,我要去跟他们好好说道说道。”
冉氏夏氏瞧了,撸起袖子也要去给婆婆壮胆。
乔馡见了,忙把人给拦了下来。
“娘啊,算了吧。嘴巴长在别人身上,咱们管不住的。”
更何况,人家的话也并不是一点道理也无,不然崔氏那么个人,才不会生那么大气呢。
说到底,还是她让这一家人受委屈了。
于是,乔馡便想了个法子,让村子里的流言蜚语都不攻自破了。
那些人为什么说闲话?
还不是见不得他们家越来越好,与他们的差距越来越大。
细细一想看,他们这种心思其实也很正常。
谢义胜和崔氏,原本都是与他们一样的庄稼人,面朝黄土背朝天干了一辈子,前几年大家伙儿还都一样,年年收入勉强糊口,谢家还能供着一个娃念书就已经很了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