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士人內訌
司隶校尉府,杨震手捧一份自诉状,眉头紧锁。这是他的前任,现任少府卿寇安刚刚送来的,正是周逸的亲笔供词。上面详细记录了大鸿臚周畅如何教唆儿子煽动太学生闹事,以阻挠朝廷实施食盐专营政策。
杨震看完长嘆一声,又连连摇头,將自诉状递给朱宠,“吾真不希望周公做这等事!“
两人刚刚从辟雍返回,城门校尉所部与太学生发生衝突,听说之后,杨震立刻前往劝说,他是关西夫子,名气很大,太学生给他面子,陆续返回太学。
但这件事后果很严重,贾参十分恼火,说要上书天子问个明白,什么时候太学生可以这般无法无天了仅仅因为报纸一言,竟然跑到辟雍闹事,这样下去,还有完没完
杨震不断劝说,贾参才没有继续,没想到刚回来就收到这样的东西,杨震头疼欲裂,
而朱宠接过观看,低声问道:“伯起,周逸此供是否可信“
“寇少府或许会冤枉人,但不到万不得己,他绝不会冤枉周公!”
周畅从小就非常孝顺,每次出门后其母亲若想唤他回家,就常常自咬手指,周畅在外便觉手痛於是回家,有人不相信,就让周畅的母亲自咬手指看看,果然周畅隨即回家,这就是十指连心典故的来由。
如果不是周畅父子搞事,外戚出身的寇安吃饱撑著招惹这位大孝子,而他敢把这份自诉状送给杨震,杨震相信不会有问题,周畅父子肯定是搞事的!
“该当如何处置
杨震沉吟片刻:“先派人前往大鸿臚府,传唤周畅明日入府问话。同时,立刻抓捕太学中那等与周逸交往密切的士子,看是否还有同谋!“
“周氏煽动的太学生多达几百,而且多为南阳、汝南、颖川人,这如何抓人
2
南阳、汝南、颖川是大汉的基本盘,地方豪族林立,天知道那些太学生背后有谁,杨震若是穷治,必然搞出大事情。
朱宠忧心,“周畅在士林中颇有声望,伯起,若是行事太过,必然会激起反弹!
1
杨震正色道:“声望他所谓的声望,不过是靠附庸风雅、笼络土子得来的,土人在天子心目中的形象不断下降,其因就在於此,这等浮华之人实在太多!“
杨震站起身,步至窗前,心烦意乱!窗外,洛阳城笼罩在闷热之中,天空灰濛濛的,久旱不雨,大地乾裂,而洛阳周边又蝗虫飞舞。
“数月少雨,遍地蝗虫,朝中却又这般!“杨震咬著牙说道,“寇安秘而不宣,送来此件,就是逼著吾等严惩,此事看来没办法善了!”
正在此时,门外传来侍从的通报:“主君,太尉黄公遣人送信来。“
杨震接过信函,仔细阅读后,脸色一变:“陛下已经知晓太学生闹事,天子大怒,本欲直接下达抓捕詔书,不过被太尉劝阻,太尉来信让吾等儘快处置,避免殃及太多人!
2
“太尉此信当是警示我等行事要谨慎!“朱宠摇摇头,“你我是被架在火上烤了,现在是进亦难,退亦难,进退两难!”
杨震略一沉思,“周畅为九卿之一,若无確凿证据,轻易处置恐怕会引起朝野震动,
必须依法处置!”
次日,杨震召集司隶校尉府属官,开会商议周畅案,“诸位,大鸿臚周畅利用其子煽动太学生闹事一事,已有確凿证据。“杨震正色道,“但此事关係重大,我等必须慎重处置。”
一位姓马的功曹出列道:“大人,依下官之见,周畅罪大恶极,应当立即逮捕问罪!
”
杨震摇头:“非也。周畅终究是九卿之一,若要处置,必须先奏请陛下。而且,我们手中只有周逸的供词,尚需进一步查证。”
“杨公说得是。不过,依下官之见,此案若要彻查,恐怕会牵连甚广。太学中不少人与周逸交好,若深究下去,可能会有更多人捲入。”
“我意已决。”杨震环顾眾人,“先將周畅请来问话,看他如何辩解。若他认罪,可从宽处理;若抵赖,再行强硬手段。至於太学生,除主谋外,其余人等暂不深究。”
正午时分,周畅被传唤至司隶校尉府,杨震面无表情地示意他坐下:“周公,你可知道太学生聚眾闹事一事”
“有所耳闻。”周畅平静地答道,“不过这等事,太学生向来好议政,不足为奇。”
“是吗”杨震冷笑一声,將周逸的供词推到他面前,“那请周公看看这个。”
周畅接过一看,面色骤变。他定了定神,强作镇定:“这——这是什么我儿何时写下此等荒谬之言”
“周公何必装糊涂”杨震厉声道,“令郎已经承认,是你指使他煽动太学生闹事,
意图阻挠朝廷政策。这可是谋逆之罪!”
周畅猛地站起:“荒谬!我何时指使过我儿必是受人威逼,才写下此等不实之词!
水“是吗”杨震冷冷地道,“那为何你在城外別院与周逸密谈时,明確告诉他可以利用太学生给朝廷施压这些话,已有人作证。”
周畅脸色惨白:“这—这是诬陷!”
“周公,事到如今,何必抵赖”杨震嘆了口气,“周公身为九卿,若真为国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