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 言情 > 大汉:我是皇太后 > 第352章 儒学內斗

第352章 儒学內斗(1 / 2)

第352章 儒学內斗

就在《大汉治国篇初稿》启动编纂之际,寇淑又动手了,她端坐於御案之后,而在她的前方,殿內跪坐著数名今文学派的大儒,个个神色恭敬,却又隱隱带著一丝试探。

“诸位爱卿,”寇淑缓缓开口,“朕近日翻阅典籍,见《尚书》有云:“尧舜禪让,

天下归之』。不知诸位如何理解此事”

今文学派领袖、太常丞陈纪闻言,立刻拱手答道:“回太后,禪让乃圣王之道,尧舜不以天下为私,故能德配天地,万世景仰。”

寇淑微微一笑:“哦那依陈卿之见,若当今天子德行不足,是否也该效仿尧舜,择贤而让”

陈纪一愜,额头瞬间渗出冷汗。这话若答不好,轻则仕途尽毁,重则满门遭祸。他谨慎道:“太后明鑑,禪让乃上古圣王之制,后世天子承天命而治,当以德配位,不可轻言禪让。”

寇淑不置可否,又看向其他人:“诸位也是这般看法”

今文学派眾人纷纷附和,唯恐被扣上“妄议君位”的罪名,寇淑轻轻合上纸张,似笑非笑:“朕明白了。怪不得当年王莽篡汉时,要扶持古文学派一一毕竟古文学派可是咬死了禪让之说,硬说汉家气数已尽呢。”

此言一出,殿內眾人脸色骤变,王莽篡汉,是儒家士人心中永远的痛。当年古文学派以“周公辅政”“尧舜禪让”为理论依据,为王莽代汉造势,而今文学派则坚持“汉家正统”,反对禪让。两派自此势同水火。

寇淑今日突然提起此事,显然別有深意,寇淑看向他们,“光武皇帝无奈之下,不得不用纬之术弥补尔等的不足,但此法又被小人篡改,代汉者,当涂高这一类胡乱编写的预言不断出现,可见野心家就没消停过。

到了白虎观会议,后来的叛臣竇宪又支持古文学派,而前段时间,又有人试探朕,挑战孝文皇帝规定的守孝三年,以日代月之说,可见古文学派要么有一大堆不安人之人,要么容易与大汉的叛逆勾结在一起,这是大患。

现如今灾荒虽少了一些,外患又已经消除大半,但天有不测风云,谁不知道还有没有新一轮在灾乱,朕必须未雨绸繆。

古文学派整天搞考据训话,似乎天下什么事都必须符合孔孟之道,若是与之无关,就是奇技淫巧,真是胡扯,朕发现永元稻、,制火药以及各类新药时,与孔孟何干这等大有利於国家之物,难不成也是奇技淫巧

尔等都精通《公羊传》,当结合格物学之《新天命说》、《逻辑学》和《格物学》,

剔除那等被逻辑学否定的文字,天人感应和纬这一类神秘之术,可以不否认,但也要说清楚太过神秘,一般人很难理解。

只有那种有大德,为天下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如朕,才能解读识纬和天人感应,若是民间再有人用纬、禪让等等,製造谣言,那就是妖言惑眾,立诛之!

尔等一定要告诉天下人,我大汉绝大部分天子都有大功德,即便有一两个做了不当的事情,也损害不了大汉的功德,只要天子按照格物学的教导做事,那就是有利於增加大汉的天命!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朕推行若干改制,新政,也是为了符合目前的种种危机,虽现在是昇平世,但如果不改制,就必然会变成乱世,而不断改制,大汉则有望变成太平世,尔等可明白了”

陈纪膛目结舌,世上竟然有这等不要脸皮的女主,虽说太后做出了不少大责献,但太后也才二十出头,竟然把自己说成是大功德之人,这也太过了

可他又不敢,也不能说反对的话,而是叩首称诺,没办法,谁让在古文学派的不断进攻下,今文学派已经式微呢,现在皇太后拉他们一把,他们自然躬身称诺。

哪怕寇淑赤裸裸的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意图,她要求藉助《公羊传》“求变”和“改制”以及三世之说,为自己的改革涂脂抹粉。

更夸张的是,眼前这位年轻的太后竟然还要要抢夺纬和天人感应的解读权,除了她,別人不允许解读寇淑的动作还在继续,数日后,光禄勛对大汉的郎官们举行了一轮考试,南宫前殿灯火通明,寇淑命人將中榜试卷全部搬至殿內,亲自审阅。她翻了几份,眉头微燮:“这些答卷,为何儘是古文学派的论调”

光禄勛马英躬身道:“回太后,此次应试者多为古文学派子弟,学问扎实,故——

寇淑冷笑一声,隨手抽出一卷:“天子无父,以天下为家这是何意”

王朗额头冒汗:“此乃古文学派《左传》之说,意为天子当以天下为重,不徇私情.”

“荒谬!”寇淑猛地拍案,“天子若无父,何来孝道若无孝道,何来忠君”她冷冷扫视眾人,“朕看,这些古文学派的孝廉,怕是连《孝经》都没读明白!”

说罢,她硃笔一挥,直接勾去了数名古文学派孝廉的名字,换上了今文学派的考生。

马英大惊:“太后,这—恐有不公啊!”

寇淑淡淡道:“公平朕今日就是要告诉天下人一一古文学派那些鼓吹禪让、天子无父的歪理之人,不配入朝为官!”

又过了两日,光禄勛衙门外,瞬间炸开了锅。“凭什么罢古文学派!”古文学派大儒何玄怒不可遏,指著榜单大骂,“今文学派那些庸才也配登第!”

今文学派土子则扬眉吐气,反唇相讥:“何公何必动怒莫非还想学王莽,再搞一次“禪让””

两派学子当即在太学广场上吵作一团,从经义辩论发展到互相揭短,最后竟演变成拳脚相向,古文学派骂今文学派“曲学阿世”,今文学派则反击古文学派“篡汉帮凶”。

消息很快传到车骑將军寇鰲耳中,寇鰲头疼无比,他也不明白女儿为什么和儒学过不去,他搞一搞各种学问的融合也就罢了,毕竟天下人都知道大汉是儒皮法骨,格物学又有大用处,搞一搞融合能够理解。

但今古文之爭,属於儒学內部的事情,连光武皇帝都搞不定的事情,寇淑又怎么可能搞得定,女儿这么硬搞,是要出大乱子的!

他当即入宫求见寇淑,苦口婆心劝道:“淑儿,儒门势大,不可轻易得罪啊!今文古文之爭由来已久,何必插手”

寇淑正在批阅奏章,头也不抬:“父亲是被人说动了”

寇鰲一滯,山山道:“为父只是觉得,治国当以稳—

“稳”寇淑终於抬头,眸光锐利,“父亲可知,若让古文学派坐大,他们下一步就要鼓吹天子当禪贤,最起码也是朕垂拱而治,谁来治理,自然就是他们了!”

寇鰲然:“这—.不至於吧

寇淑冷笑:“王莽当年就是这么上位的,竇宪也支持古文学派,难道是偶然吗”她放下笔,语气稍缓,“父亲,儒门独大太久,必须分而治之。今文学派与古文学派本就势同水火,朕不过添了把柴罢了。”

最新小说: 犬啸山河 九幽携凤遥登天 血日孤锋 流氓教师全集 剑仙:拐个妖族女帝当娘子 魔界龙羽生 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 九域天空城 修仙不易,柳愚卖艺 惊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