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9月15日,秋雨敲打著实验室的玻璃窗。林晚秋蹲在钳工台前,用热风枪烘烤著电路板上的环氧树脂,刺鼻的气味混著窗外的桂香。国防科工委的保密协议压在图纸最上方,红色的“机密“印章下,是父亲颤抖的签名——他终於以“技术顾问“的身份,重新参与到科研项目中。
“小林,这个温度补偿电路...“周工的钢笔尖停在电路图上,“用热敏电阻会不会太冒险咱们库存只有从苏联进口的ct-4...“
示波器突然发出尖锐的啸叫。林晚秋迅速切断电源,看见萤光屏上的杂波像极了前世在阿富汗战场上见过的电磁干扰——那是某国军用雷达造成的频段阻塞。“改用半导体热敏二极体。“她翻开父亲的旧手稿,1968年的草图纸上,歪歪扭扭画著类似的补偿结构,“正向压降的温度係数是-2v/c,比热敏电阻稳定十倍。“
父亲的咳嗽声从楼梯口传来。他怀里抱著个铁皮箱,锁孔处缠著电工胶布,里面是从电子厂保密车间“借“的3dd15大功率电晶体。“保卫科新换了锁...“他压低声音,工装口袋里露出半截《电晶体电路设计》,书页间夹著母亲的粮票——那是用来换黑市元件的“硬通货“。
“叩叩“,敲门声惊飞了窗台上的麻雀。母亲站在门口,粗布围裙下露出一角红盖头,手里攥著个保温桶:“张婶说你们要加班...熬了点绿豆汤。“她看见桌上的保密协议,突然想起1970年父亲被带走“审查“的那个雨夜,搪瓷缸从手中滑落的声响。
林晚秋揭开保温桶,蒸汽里飘著红的甜香。母亲的手指划过电路板边缘的军工標誌,突然僵住——那是个极小的五角星,与她纺织厂里的保密布料標识一模一样。“这些...是给部队用的“她的声音轻得像秋雨,“会不会有危险“
“比纺织机安全。“林晚秋握住母亲的手,触到掌心新磨出的茧——那是昨夜帮她抄写电路图时留下的。保温桶底部垫著张草纸,上面是母亲用纺织厂报表背面写的公式:“Δvbe=Δtx“,字跡比织锦缎还工整。
周工的搪瓷缸见底时,窗外的暮色已浓。林晚秋在测试仪里加装了电磁屏蔽罩,用的是父亲从旧收音机拆的坡莫合金片。当蜂鸣器在强磁场环境下依然稳定报出数据时,父亲突然转身抹了抹眼睛——那是他1966年被烧毁的项目里,未能实现的抗干扰设计。
“小林,“周工推来个牛皮纸袋,里面是油印的《半导体器件可靠性设计》,“陈参谋说明天来取样机...还有这个。“纸袋底部露出一角高考复习资料,1979年的数学真题卷上,用红笔圈著重点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