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工委要调阅测试数据,“他的手指划过存储器的选通电路,那是用母亲织毛衣的钢针改的,“说你这台土设备测出的磁芯性能超过苏联標准。“眼镜片反射的示波器光斑落在林晚秋的校服纽扣上,像极了她记忆中2000年网际网路泡沫时纳斯达克的k线图。
教研室评审会上,副校长的钢笔悬在《科研项目驳回通知》上方,笔尖对准存储器面板上“1980.9.10“的刻痕——那是林晚秋用修表螺丝刀刻下的教师节纪念。“小丫头片子懂什么,“他搪瓷缸里的茶叶梗在“又红又专“的標语上漂成杂乱波形,“去年从东德引进的磁芯测试仪都达不到这指標。“
林晚秋突然扯开父亲的硅肺诊断书,53%的肺纤维化数值与存储器的误码率曲线在投影幕上重叠。当她用烙铁在电路板焊盘上熔出“磁芯偏磁补偿“的改进电路时,母亲的尖叫声从人群后方传来——她看见钢针改的探针正划过示波器,在萤光屏上画出与父亲肺部ct片 identical的磁滯回线。
窗外的紫金山天文台亮起探照灯时,南京军区的军用车停在实验楼前。林晚秋盯著军官证上的签发日期,突然想起这正是前世父亲接受肺叶切除手术的日子。她摸出藏在解放鞋里的磁芯,用烧红的缝衣针在氧化层刻下“1983.6.15“——那是她本该在实验室触电身亡的时间坐標。
深夜的校医院,林晚秋把存储器塞进父亲的枕边。当仪器显示他肺部纤维化区域的声阻抗变化被实时记录时,同病房的老军人突然坐起:“这波形...和我1966年在飞弹基地见过的制导数据一样!“他掀开枕头下的铁皮盒,露出1970年东方红一號卫星的磁芯存储器图纸。
母亲的哭声从走廊传来,与存储器的读写脉衝共振成特定频率。林晚秋摸出未来科技年表,在1980年9月10日一栏写下:“用缝衣钢针与算盘珠完成磁芯存储,硅肺数据与卫星制导共享同一套量子隧穿密码。“此时父亲的手突然抓住她的手腕,袖口露出的核试验纪念章正对著磁芯板上的刻痕,像极了后世晶片版图里的时钟信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