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 言情 > 潮汕三姐妹 > 第1章 潮州出发

第1章 潮州出发(1 / 2)

道锲子潮汕。

提到潮汕。

你会想到什么?

吃货们应该最先想到。

潮汕牛肉火锅,

潮汕生腌海鲜,

潮汕卤鹅,

or各类小吃……

旅游达人应该会想到,

广济桥,开元寺,英歌舞……

而真正让潮汕天下闻名的,

是潮汕商人。

潮汕商人,

遍布世界各地。

被誉为东方犹太人。

知名的有……

腾讯总裁马化腾,

香港首富李嘉诚,

港姐收割机刘銮雄,

还有无数知名房地产商,

家电大亨,电子商,饮料商,食品商……

潮汕商人也以“团结互助,敢想敢干”的商业精神而闻名。

我们听过太多潮汕男人的故事。

他们从平凡到商业巨鳄的传说。

而潮汕女人呢?

她们是这些传奇背后的部分,

是被冠予持家有道,贤良淑德的美德。

她们,似乎与商业传奇没什么关系。

然而,潮汕的红头船上不仅仅只有男人,

我们的故事就从三个潮汕女人展开……

1985年

潮州

晨雾渐渐散去,

镇政府门口的大榕树还闪着露水。

18岁的林秀珠,

此时就站在这里等长途汽车。

她160的个头,

虽然不是很高,

但是因为瘦,

加上比例好,

看着让人很有保护欲。

皮肤算不上很白皙,

但是眉眼间自带柔弱感,

乌黑的长发被编成了两条麻花辫,

散落在她纤瘦的锁骨上,

很像80年代画报上的琼瑶女星。

她拎着一个红蓝白格子相间的胶袋。

里面装得满满当当都是她自己染的布。

今天,

她要从潮州出发到深圳。

母亲张春兰站在她的身边,

她身材瘦小,

手里却拎着一个大大的竹筐。

里面满满当当装着几十个鸡蛋,

每一个都拿旧报纸包的。

“秀珠呀,这些鸡蛋你都带着,给你堂姐……”

张春兰口中的堂姐正是在深圳做生意的林红苑。

林秀珠要去深圳做生意,

人生地不熟的,

肯定要找个熟人才行。

这是潮汕人特有的传统。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亲戚。

不管谁要出来闯,

作为亲戚或者同乡都会拉一把。

至于拉不拉得起来,

就看个人的造化了。

表姐林红苑是大伯林东耀的女儿。

前些年嫁给了隔壁村的船员李晓勇。

听大伯娘说,

堂姐两夫妻这些年在深圳倒卖电子产品。

赚了不少钱。

很多人都说潮汕人不喜欢读书,不重视教育。

很多小孩都是十来岁就出来打工或者做生意了。

其实不然。

潮汕地区向来重视教育。

历史上就有不少文人雅士,

比如明代思想家薛侃、

清代诗人丘逢甲等,

都是潮汕文化史上的代表人物。

后来几个知名的企业家,

也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

当然,潮汕地区商业氛围浓厚,

可能让一些人觉得“重商轻读”,

但这并不等于“不喜欢读书”。

更多时候,潮汕人既重视传统教育,

也注重在实践中学习,

是“知”与“行”的结合,

而非简单得排斥读书。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林秀珠自然也想考大学,

奈何现在家里实在困难。

确实拿不出钱继续供她读完高中了。

在林秀珠所在塔仔村,

她算是读书读到比较晚的了。

很多村里的姑娘都是初中一毕业,

就早早开始自寻出路了。

有些是去了电子厂打工,

有些是跟着亲戚做点小生意,

还有些早早就嫁人了……

堂姐林红苑就是最后一种,

今年才21岁,

但是女儿李小慧都已经5岁了。

“阿妈,我知道了。”

林秀珠接过母亲手中的鸡蛋,

重重地点了点头,

“去到深圳,我会听表姐的话,你放心……”

这些话,这几天来,

母亲总是念叨来念叨去,

林秀珠都能背下来了。

“阿爸身体不好,弟弟还小,”

“你也要好好照顾你自己。”

说到父亲林西耀的病,

林秀珠的声音有些哽咽。

母亲张春兰也红了眼眶:

“难为你了……”

就在两母女陷入沉默之际,

一辆贴着“潮州—深圳”的长途汽车吭哧吭哧地喘着粗气,

像一头疲惫的老牛,

在坑洼不平的土路上颠簸着驶来。

车身上蒙着厚厚的尘土,

车窗玻璃模糊不清,

隐约能看到里面晃动的人影。

车顶行李架上绑着箩筐、麻袋,

甚至还有两只扑腾的大公鸡和一只大白鹅。

最新小说: 玫瑰柔板(甜,优等生大小姐X不良青年头子) 哥哥不可以哦(伪骨科 兄妹 产奶) 韩漫狂攻守则 重生后高冷青梅开始慌了 凡人:我,厉飞雨,抽卡成仙 恶役大小姐(nph) 每日情报:霍格沃兹的预言大师 金属牙套【骨科gl】 驱邪从食尸请神开始 替弟从军成将军,归来问我要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