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林秀珠没说话,
拿起那块质地厚实的赭红染布,
动作麻利地裁剪、缝合。
很快,
一件崭新的、
线条简洁利落的赭红色短款围裙出现在她手中。
她又在围裙胸口位置,
用靛蓝和鹅黄的碎布拼接、
绣制出一朵热烈绽放的芙蓉花图案。
那是成都的市花,
带着南国的热情。
林秀珠的奶奶是潮州有名的染工和裁缝,
祖上还开过大染坊和绣庄。
可惜经过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改革和文化大革命,
家底早就被“战争”和“革命”弄没了。
但是家族的手艺还在,
她的母亲张春兰又是十里八乡技艺一流的绣工,
对这些花花草草特别懂行。
潮绣,
与广州刺绣广绣)总称粤绣,
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四大名绣”是指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它们是中国传统刺绣工艺的杰出代表,
各具地域特色和艺术风格。
母亲张春兰,
13岁学艺,
20岁能独立设计各类产品。
林秀珠在奶奶和母亲的耳熏目染下,
7岁就开始学习染布技能和潮绣技术,
13岁能运用多种技艺,
配合对比强烈的色彩,
独创了潮绣双面立体艺术品,
这些裁裁剪剪的基本工作,
对她来说,
简直就是小儿科!
然后,
她把剪剩下的那半截油腻工装的上半部分,
仔细拆掉袖子和领口,
只保留前胸后背相对完好的部分,
用清水和陈伯找来的皂角用力搓洗掉顽固油渍,
再浸泡在她临时调制的、
加了特殊固色剂的靛蓝染液中,
这种固色剂是她自制的植物汁液。
等待染色的间隙,
她又用剩下的布头给阿兰做了两个同色系的、带芙蓉花刺绣的袖套。
当那半截旧工装从临时做的染缸里拎出来时,
围观的工人都发出了“哇”的一声。
原本的油腻黄彻底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深沉、均匀、饱满的靛蓝色,
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林秀珠将这片靛蓝的布料仔细熨烫,
她用搪瓷缸装了热水充当熨斗,
然后与那件赭红的芙蓉花围裙巧妙缝合在一起、
靛蓝的上身如同合身的小马甲,
覆盖肩背和前胸,
下接热烈绽放的芙蓉花围裙。
最后配上同款袖套。
“阿婶,你试试。”
林秀珠将这套独一无二的“工装改良版”递到目瞪口呆的阿兰面前。
阿兰愣愣地接过来,
在工友们的起哄和催促声中,
笨拙的套上。
靛蓝的小马甲衬得她没那么臃肿,
赭红的围裙鲜艳提气,
胸口的芙蓉花热烈奔放,
同色的袖套干净利落。
整个人仿佛脱胎换骨,
从油腻的胖厨娘,
变成了一个……
有点时髦的食堂主管?
有人飞快地拿来一面小镜子。
阿兰对着镜子左照右照,
看着镜子里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自己,
看着那朵开在胸前的、
鲜艳的芙蓉花,
看着那深沉如海的靛蓝和热烈如火的赭红完美交融……
她布满横肉的脸上,
露出了难得的微笑,
笑起来,
眼睛更小了。
但是,
莫名有点可爱。
“好……好看!”
阿兰的猛地一拍大腿,
豪气干云地对林秀珠吼道:
“女娃儿!好手艺!”
“今天中午,你就在我食堂吃饭!”
“管饱!想吃啥跟我说!”
人群爆发出善意的哄笑和掌声。
林秀珠也被阿兰这直爽的转变逗笑了,
小小的地摊前,
气氛热烈到了顶点。
修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