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胜在款式新潮、价格相对便宜。
摊主大多是潮汕、
福建口音的大姐或阿婶,
嘴皮子利索,
眼光毒辣,
能一眼看出顾客的身材尺码和喜好,
热情地招呼着:“靓女,睇下呢条裙啦,好衬你肤色!”
“阿叔,呢件西装,香港最新款,着起身好有型嘎!”
人潮涌动的间隙,穿插着各式各样的流动小吃摊。
潮汕的牛肉丸、蚝烙、粿条汤香气四溢;
客家的盐焗鸡、酿豆腐引人垂涎;
还有卖凉茶的、卖甘蔗汁的、卖烤红薯的……
食物的香气与汗味、尘土味、劣质香水味交织在一起,
构成了小商品城独特的生活气息。
黄家栋像个好奇的孩子,
眼睛不够用了,
兴奋地指着那些彩电、收录机:“姐!你看那个!好大的喇叭!还有那个录像机,比我在香港看到的还新!”
他尤其对那些电子表感兴趣,
拉着姐姐在一个摊位前驻足,
拿起一块带计算器的卡西欧表摆弄着。
黄佩珊也被这前所未有的热闹冲击着,
但她更多了一份审视和计算。
她看着那些昂贵的电器,
心里想的却是里面的电路板;
“家栋,别光看电器,我们去看看衣服。你这身制服该换换了,袖子都磨毛了。”黄佩珊拉着弟弟往服装区深处走去。
就在这时,
一个熟悉又带着几分焦急的声音,
穿透了嘈杂的人声,
隐约飘入黄家栋耳中:
“……陈老板,真系冇得倾(没得商量)?”
“呢批‘海鲜’(水货)成色真系冇得弹(没得挑)!”
“松下原装!18寸彩电三台!
“录像机两台!”
“仲有几部三洋双卡!”
“你睇睇!睇睇先啦!价钱好讲!!”
声音来自不远处一个相对僻静的角落,
被几个卖皮具的大摊位半挡着。
一个身材高大壮实、
穿着工字背心的男人,
正对着一个穿着花衬衫、
戴着金链子的中年男人急切地说着。
他脚边放着两个鼓鼓囊囊、
用麻绳捆扎的严严实实的巨大蛇皮袋,
其中一个袋口微微敞开,隐
约能看到里面崭新的电器包装箱一角。
李晓勇!
黄家栋猛地停住脚步,
瞪大了眼睛。
那个背对着他们、
正弯腰试图打开蛇皮袋让“陈老板”验货的高大背影,
他太熟悉了!
正是他以前在蛇口跑短途货船时认识的老乡兼同事——李晓勇!
“勇哥?!”
黄家栋脱口而出,
声音里带着惊喜和难以置信。
李晓勇浑身一僵,
猛地回过头。
当看清是黄家栋时,
他黝黑疲惫的脸上闪过一丝错愕,
“家……家栋?”
他下意识地想用身体挡住脚边的蛇皮袋,“你……你怎么在这里?”
那个被称作“陈老板”的花衬衫男人,
叼着烟,
眯着眼,
目光在黄家栋和黄佩珊身上扫了一圈:
“阿勇,你朋友?”
“我时间很紧嘅,呢批货你到底放唔放(卖不卖)?”
“我出嘅价已经系最高了!”
“陈老板,等阵先。”
“俾(给)多几分钟我同朋友讲两句。”
李晓勇额角渗出汗,
连忙对陈老板赔着笑,
然后一把拉住黄家栋的胳膊,
将他往旁边人少的地方拽了拽,
黄佩珊也疑惑地跟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