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03j转眼到了1986年。
大半年的时间里,三人都在忙着各自的事情。
深圳的夜晚总是裹着一股热腾腾的烟火气。
东门巷尾那家潮汕砂锅粥铺里,虾蟹还在咕嘟咕嘟滚着泡,米粥熬的稠滑喷香,撒上一把翠绿芹菜末,热气混着鲜香一下子窜了满桌。
许曼卿舀了一勺粥,抬眼就看见对面的黄佩珊正狼吞虎咽,忍不住轻笑:
“慢些吃,又没人同你抢。”
黄佩珊嘴里塞着虾丸,含混不清地摆手:
“跟张师傅学修电脑配件,这几天脑壳都快转冒烟了,再不补补真要垮了。”
她好不容易咽下去,又叹了口气,
“只怪我底子太薄,师傅讲电路图,我瞪半天才能看懂一条线。”
旁边林秀珠安安静静地坐着,她轻声接话:
“我也觉着吃力。前几日去锦华厂找家威哥,他给我看机器染布的参数表,上面全是数字公式,我一个字都看不懂。”
许曼卿放下勺子,目光在两人脸上转了转,忽然一笑:
“我有个主意。罗湖新开了夜校,听说有会计、电子、纺织这些课,咱们一起去读,怎么样?”
她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我学会计,将来不管去哪里都用得上;佩珊学电子,正好跟你现在修配件对口;秀珠学纺织,既能摸清机器,还能把咱潮州老手艺和新技法揉在一块儿。”
黄佩珊一听,眼睛顿时亮了,筷子“啪”一声按在桌上:
“这主意好!我早想找个地方正经学技术了!张师傅也说,我要是能看懂复杂电路,他就带我修主板——到时候工资翻倍都不止!”
林秀珠也抿唇点头:
“我也想学……怎么把老布样印上现在流行的花色。夜校要是教这个,就太好了。”
三人一拍即合,当即说定明天就去报名。
第二天下午,罗湖夜校铁门刚开,她们就挤进了人堆。
报名处排起长队,几乎全是像她们一样想学门手艺的打工仔。
填表、领书、找教室,一路喧喧嚷嚷,空气里都是跃动的期待。
“会计班在三楼,电子和纺织在二楼,咱们先各去各班看看。”
许曼卿话音刚落,就听见身后有人喊她。
“许曼卿同志?”
她一回头,竟是石云聪。
他穿了件干净挺括的卡其衬衫,手里拿着本《企业管理概论》,正咧嘴冲她笑。“真巧,你也来读夜校?”
许曼卿微微一愣,随即也笑了:“石先生?你怎么也……”
“嗐,还不是为海南那建材生意。”
他扬了扬手里的书,
“现在搞贸易,光靠胆子大可不成,得懂管理、会看政策。我报的企业管理班,学学怎么正经开公司。”
“还有,以后别叫我石先生了,怪客气的。叫石大哥吧”
他目光扫过她身边的两人,笑着问,“这二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