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串的痛骂,让李子明哑口无言,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他以为靠着重生记忆就能降维打击,现在才被真正的行家一巴掌打醒。自己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
“那……那该怎么办?”李子明的声音有些干涩,但他没有辩解,只有虚心求教。
这态度,让张援朝的火气消了些。
“怎么办?想做真正的汽水,门道多着呢!水质是根,你这井水必须过滤!气是魂,二氧化碳得用压力逼进去!这些,全都要设备!”
话音刚落,赵大刚提着空桶从外面进来。他看见屋里多了个陌生老头,又听到他在贬低自己的劳动成果,壮硕的身体立刻挡在李子明身前,眼神充满敌意。
“李哥,这位是?”
“大刚,让开。”李子明拍了拍赵大刚的胳膊,把他拉到一旁,然后郑重地指向张援朝,“这位,是市汽水厂的张援朝师傅,技术专家。”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两人,一字一句地宣布:“从今天起,咱们就是个团队。张师傅,负责技术,拿出最好的配方,技术入股。你,赵大刚,负责生产,以后咱们的厂子就交给你。我,负责跑执照、定战略、找出路。我们三个,谁都少不了谁!”
没有空洞的安抚,只有明确的分工和捆绑的利益。
赵大刚愣住了,心里的那点担忧和恐慌,瞬间被一股热血冲散。他不再是被审判的学徒,而是这个“团队”里负责生产的“头儿”。
张援朝也点了点头,李子明这番话,把他从一个外聘的“师傅”,变成了平等的“合伙人”。
他重新坐下,敲了敲桌子:“既然是合伙,我就把丑话说在前面。要正规生产,一套最基础的设备跑不掉。”
他伸出一根手指:“一个碳酸化设备,给水打气。再伸出第二根:“一套石英砂过滤器,净化水质。”最后是第三根:“封口机、消毒柜,这些都不能少。”
他收回手,看着李子明,吐出一个数字:“这些东西,全找二手的,我托关系给你拿到最低价,没这个数,想都别想。”
他伸出两个指头。
“二百块。”
轰!
这个数字像一颗炸雷,在李子明脑子里炸响。
二百块!
一个正式工人大半年的工资!够苏小婉和三个女儿活一年!
他把身上所有口袋都掏空,连同赵大刚昨天给的钱,全部摊在桌上,零零碎碎,满打满算,三十五块六毛二。
连二百块的零头都不够。
钱!又是钱!
没有钱,再牛逼的计划,再好的技术,都是空中楼阁!一股冰冷的绝望从脚底升起,瞬间冻僵了他全身。
张援朝看着桌上那堆寒酸的零钱,又看看李子明惨白的脸,沉默了。这个年轻人有野心,有脑子,敢想敢干,唯独被钱这道坎死死卡住。
他叹了口气,松了口风:“一步到位,是难。这样,咱们化整为零。先凑五十块,我帮你淘一个二手的碳酸化气瓶和最简单的过滤器。先把产品做出来,做出比国营厂还好喝的东西。只要东西够硬,还怕找不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