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P+苏小婉正指挥着几个帮厨,将一大盆刚出锅的红烧肉端上窗口。
工人们正陆续走进来,排队打饭,脸上都带着轻松的笑意。
整个食堂窗明几净,热闹却不混乱。
刘健愣住了。
他去过太多工厂,工人的午餐,要么是自带的冷饭,要么是收费的、菜色寡淡的大锅饭。
像峰牌这样,免费提供一荤一素一汤,而且看起来如此可口的,他还是第一次见。
摄影师下意识地举起了相机,拍下了工人们打饭时满足的表情。
“李厂长,你们的伙食标准,很高啊。”
刘健由衷地感叹。
“工人们干的是体力活,吃不好,哪来的力气。我们把他们当自家人,在家里吃饭,总不能还收钱。”
李子明说得云淡风轻。
刘健没再说话,但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丝触动。
离开食堂,他们走向工厂深处。
一间挂着“质量检测部”牌子的房间,引起了刘健的注意。
推开门,张援朝正和几个技术员围着一台崭新的、造型精密的仪器在调试。
“这是我们刚从德国买回来的高效液相色谱仪。”
张援朝扶了扶眼镜,向他介绍。
“可以精确分析出饮料里的各种成分含量,比如维生素C,或者糖分的具体种类。”
“就为了检测一瓶汽水?”
刘健有些无法理解。
在他看来,这简直是杀鸡用牛刀。
张援朝拿起桌上那本蓝色的手册。
“我们厂里出去的每一瓶饮料,从原料到成品,都要经过三十多道检测。所有的数据,都要符合这本手册上的标准。”
“我们的标准,比国家标准还要高出百分之三十。”
刘健接过那本厚厚的手册,翻看着里面密密麻麻的图表和参数。
他感受到了那里面蕴含的一种严谨到近乎固执的力量。
最后,他们才回到李子明的办公室。
刘健拿出了采访本,但他发现,自己准备的那些关于劳资关系、产品质量的尖锐问题,似乎都失去了意义。
事实已经摆在了眼前。
“李厂长,能跟我讲讲,您为什么要创办这样一个工厂吗?”
他换了一个问题。
李子明笑了。
他没有讲什么宏大的理想。
他讲了自己下岗后的迷茫,讲了和赵大刚、张援朝凑钱买下小作坊的窘迫。
他讲了赵大刚为了一个订单,陪人喝到胃出血。
他讲了张援朝为了一个配方,在实验室里睡了一个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