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明,有个机会,不知道你感不感兴趣。”
“陈叔您说。”
“省里要组织一个经济考察团,去西德和日本,主要看他们的轻工业和食品加工业。我给你争取到了一个名额。”
李子明拿着电话的手停在了半空。
“出国考察?”
“对。省里牵头的,去的可都是正经大厂的厂长和总工程师。能看到的东西,跟你自己去可不一样。机会难得,就是费用要自理,而且时间很紧,下下周就出发,一共十五天。”
“我去。”李子明几乎没有犹豫。
“好,我就知道你会去。准备好资料,我明天让人去你厂里取。”
挂了电话,李子明立刻让秘书通知王会计,赵大刚和李悦到会议室开会。
三人很快就到了,看到李子明面前放着一份空白的出国人员登记表,都有些不解。
“我下下周要出国一趟,去西德和日本,大概半个月。”李子明开门见山。
赵大刚第一个反应过来,“好事啊!去学习学习,看看国外是怎么搞的!”
李悦也跟着高兴,“哥,这是个好机会,能开阔眼界。”
只有王会计,他的手指在桌子
“厂长,这个……是公费还是自费?”
“自费。”
王会计的脸色变了。
“自费?去两个国家?十五天?这得花多少钱?”
他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账本,“我们账上的流动资金是多了,但赞助运动会的汽水还没送出去,那是一大笔成本。新生产线的贷款利息每个月都要付。给电视台和报社的广告费也是刚刚结清。我们现在看着风光,但家底还很薄,每一分钱都得掰成两半花。”
“厂长,恕我直言,现在花这么大一笔钱,就为了您出去‘看一看’,我觉得不值。这笔钱,够我们再招五十个销售员,或者在两个地级市建批发中心了。”王会计把账本往前一推,态度很明确。
赵大刚听了也觉得有道理。
“老李,会计说得对。我们现在正是铺市场的时候,钱要用在刀刃上。要不,等咱们再宽裕点再去?”
李子明看着他们,没有立刻反驳。
“大刚,我问你,我们现在的生产线,跟山海厂比怎么样?”
“那还用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们一条线顶他们三条。”赵大刚对此很自豪。
“那我们的技术,跟何教授他们搞的研发比呢?”
“我们是生产,他们是创造,没法比。”
“这就对了。”李子明的手指在桌上点了点,“我们打败了昨天的对手,看到了今天的差距,但我们对明天会发生什么,一无所知。我这次出去,不是游山玩水,是去看看我们的‘明天’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