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向王会计。
“王会计,你算的账没错。一笔钱,投到市场上,很快就能看到回报。但是,我们不能永远只盯着脚下的路。如果别人的机器效率是我们的十倍,成本是我们的十分之一,那我们就算把汽水铺满全国,也会在一夜之间被人打垮。”
“可那都是没影的事!”王会计很激动,“我们现在连省内都还没完全吃透,就想着全世界了?步子迈得太大了!”
“不大。”李子明摇头,“我们跟山海厂斗的时候,你在旁边看,觉得我们是疯子。我们买省城厂的时候,你也觉得我们是疯子。我们花几十万打广告,你更觉得我们疯得不轻。但结果呢?”
王会计不说话了。
“这次也一样。这笔钱,不是费用,是投资。是对我,也是对整个峰牌未来的投资。我必须去。”
会议室里一片安静。
李子明站起来,做出安排。
“我不在的这段时间,厂里的事,大刚你总负责。销售上的事你拿主意,生产上的事听援朝的。财务还是王会计你把关。小悦,运动会赞助的事情不能出任何纰漏,这是我们品牌亮相最重要的一环。”
“钱的事情,”李子明最后说,“王会计,你下午就把预算打给我。如果钱不够,就从我个人的分红里先垫付。”
话说到这个份上,王会计再也无法反对。
十天后,李子明登上了飞往法兰克福的飞机。考察团里的人大多是四五十岁的国营大厂负责人,只有他一个三十不到的年轻人,还是私营企业主。
第一站是一家位于巴伐利亚州的啤酒厂。当他们穿上消毒服,走进生产车间时,李子明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整个车间,面积比峰牌省城分厂还要大上一倍,却几乎看不到人。只有几名穿着白色工作服的工程师,在中央控制室里看着电脑屏幕。
一排排巨大的不锈钢发酵罐,从地面一直延伸到天花板。传送带上,玻璃瓶以一种让人眼花缭乱的速度被清洗、灌装、封盖、贴标,然后被机械臂精准地抓取,整整齐齐地码放到货盘上。
德方负责人用流利的英语介绍,这条生产线,每小时的产量是十万瓶。
考察团里有人倒抽了一口冷气。
李子明身边一个来自省城罐头厂的厂长,用手肘碰了碰他。
“小李厂长,你们峰牌现在最快的线,一小时多少?”
“一万六千瓶。”李子明的声音有点干。
那个厂长咋舌。
“我们还不到五千。人家的零头都比我们多。”
李子明没有接话,他的全部注意力都在那些机器上。他看到原料从管道输入,成品从另一端出来,整个过程,瓶子都没有离开过传送带。他甚至看到有自动检测设备,用光束扫描每一个瓶子,一旦发现有瑕疵或者灌装量不足,就会被一个气动装置瞬间推离生产线。
全程自动化,精确,高效。
他想起自己的工厂,海城总厂还需要大量人工去搬运原料和成品,省城分厂虽然先进了,但在装箱和码垛环节,依然需要工人。
在这里,他看到了真正的工业生产。
参观结束后的交流会上,李子明抓住机会,向德方的技术总监提问。
“请问,贵厂是如何管理这么庞大的生产体系的?如何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都符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