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之后,张北辰就带着新书童暮归搬去了宛州南国子监。
朝廷原先定都宛城,后北迁到洛城,但为了方便南方办事,旧都宛城还保留着一套类似于京城的行政系统,比如说扬州人想要“告御状”,不必千里迢迢跑去洛城,去宛城就可以。
相比于新都洛城,旧都除了没有皇上,其余机构都差不多,国子监也保留了。
为了区分于新都的国子监,宛城的称之为南国子监,洛城的称之北国子监。
南北国子监的竞争还蛮激烈的,每次进士科考试之后,大家都要比较南北两个国子监哪个及第的人数多,状元是哪家的等等。
进了国子监,便以读书为主了。
张北辰如今存了考取功名的念头,读书格外勤奋。他本就天资聪颖,加上基础不错,很快就可以勉强赶上普通举人的水平。
国子监中的学生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权贵子弟,靠家族荫蔽进来的,占少数,一般负责惹是生非,活跃气氛;另一种是科举子弟,乃是各地举荐的乡试中成绩较为优异的人,一般负责认真读书,为南国子监争气。
像张北辰这样的孝廉,几十年来还是第一个。
有许多早就听闻张北辰大名的人,等着看他的笑话,最后都失望了。
比如,一个小郡王觉得张北辰是走后门进来的,心里不服,屡次在课业上难为他,没想到几次为难都被张北辰巧妙化解了,他便自觉没趣,不再惹事了。一来二去的,竟然和张北辰成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