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书禾穿着一套自己设计的、改良版的旗袍式连衣裙,材质是她特意寻来的香云纱,色泽温润,行动间流光溢彩,与她整个展位的格调相得益彰。
她从容地向驻足参观的领导和客商介绍设计理念和品牌故事,举止优雅,谈吐不俗。
她的展位吸引了最多的目光和停留。
省里一位负责经贸工作的领导在展位前停留了很久,仔细观看了服装和介绍,还亲切地询问了黎书禾创业的过程和面临的困难,对她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思路表示了赞赏。
当天,“禾”牌服装不仅签下了多笔意向订单,黎书禾本人和她的品牌,更是借助这次高规格的推介会,一举打响了知名度,登上了市里的报纸和电视新闻。
晚上,黎书禾带着满满的收获和一身疲惫回到家里。
宋曦已经睡了,宋祈年正坐在灯下等她。
她放下东西,走到他面前,没有像往常一样汇报成果,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化作一个轻轻的拥抱。
她将脸埋在他坚实的胸膛,嗅着他身上令人安心的气息,低声道:“祈年,谢谢你。”
谢谢他的信息,谢谢他的道具,谢谢他总是在她需要的时候,为她扫清障碍,托举她走向更高的地方。
宋祈年身体顿了顿,随即伸出手,环抱住她,大手在她背后轻轻拍了两下,如同安抚,也如同嘉奖。
“是你自己做得好。”他低沉的声音在头顶响起。
黎书禾在他怀里摇了摇头。
不,她很清楚,没有他这座沉默而可靠的靠山,她或许依然能走下去,但绝不会走得如此稳健,如此从容,如此充满底气。
推介会的成功,将“黎书禾”和“禾”牌服装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订单如潮水般涌来,不仅有本地的,还有邻近几个省市百货公司和个体商户发来的合作意向。
小小的作坊即便开足马力,也难以满足全部需求。
黎书禾面临着幸福的烦恼——是继续维持现有规模,精耕细作,还是再次扩大生产,抓住这波机遇?
就在她反复权衡利弊之时,一位不速之客通过部队后勤处的关系,找到了仓库。
来人大约四十岁年纪,穿着笔挺的西装,梳着油亮的头发,腋下夹着一个公文包,自称姓赵,是南方某市一家新成立的服装贸易公司的经理。
他操着一口带着浓重粤语口音的普通话,笑容热情得有些过分。
“黎老板,久仰大名啊!”赵经理一进门就热情地伸出手,“我在省里的推介会上看到了你们的服装,设计非常独特,很有市场潜力!我们公司非常希望能与黎老板合作!”
黎书禾礼貌地与他握了握手,将他请进简陋的办公室。
李嫂端上茶水,好奇地打量了几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