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心中已有预感,但听到确切的调查结果,黎书禾还是感到一阵后怕。
如果她当时被快速发展的诱惑冲昏头脑,贸然答应合作,后果不堪设想。
“我明白了。”她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看来,路还是要一步一步自己走才踏实。”
当赵经理再次满面春风地前来,准备听取“好消息”时,黎书禾礼貌而坚定地拒绝了他的合资提议。
赵经理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试图再以优厚条件游说,但见黎书禾态度坚决,眼神清明,知道遇上了明白人,只好悻悻地收起那份意向书,告辞离开。
送走赵经理,黎书禾站在仓库门口,看着里面忙碌的景象,心中豁然开朗。
经过这次事件,她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企业发展不能盲目追求速度,根基不稳,很容易被风浪掀翻。
与其寄望于不可靠的外部资本,不如稳扎稳打,苦练内功。
她调整了发展策略。
一方面,她婉拒了部分超出当前产能的订单,集中精力服务好现有客户,确保质量和信誉。
另一方面,她将利润更多地投入到设备更新和技术培训上,同时开始物色合适的、更大的生产场地,为下一步稳健的扩张做准备。
宋祈年将她的选择和调整看在眼里,没有再多说什么。
他只是在她为寻找新场地而奔波时,默不作声地帮她收集了一些市区闲置厂房的出租信息。
在她为购买新设备资金犯愁时,将那个属于她的存折又往前推了推。
他的支持,无声,却永远在她最需要的地方。
傍晚,黎书禾从外面看场地回来,有些疲惫。
宋祈年已经接了孩子回家,正在厨房里笨拙地
宋曦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爸爸身后,叽叽喳喳。
黎书禾靠在厨房门框上,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宁静的幸福感。
外面的世界充满机遇,也遍布陷阱,但只要有这个家在,有这个沉默却无比可靠的男人在,她就有了应对一切的勇气和底气。
“回来了?”宋祈年回头看了她一眼,语气平淡,“面快好了。”
“嗯。”黎书禾走过去,接过他手里的筷子,“我来吧。”
“禾”牌服装在黎书禾的谨慎经营下,如同扎根深厚的树木,在经历了外部资本诱惑的风波后,反而生长得更加稳健。
她婉拒了不靠谱的合资,却并未停止发展的脚步。
只是她的步伐变得更加审慎,目标更为清晰——她要走的,是一条品牌化、精品化的道路。
新场地最终选定在市区边缘一个由旧礼堂改造的厂房里,面积是之前仓库的三倍有余。
搬迁过程繁琐而劳累,但看着宽敞明亮的新车间、排列整齐的新设备,以及墙上挂着的、她自己设计的“禾”字标识,黎书禾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
这里,是“黎书禾服装厂”真正意义上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