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街道上人流如织。
一家装潢精致,但店面不算太大的绸缎铺。来了两个客人。
一位身着银白锦袍的年轻公子,面若冠玉,眉梢带着几分俏皮的秀气。
身后跟着个穿青色布衫的男子。
布衫男子格外俊朗,一双细长的丹凤眼微微上挑,身形挺拔,比锦袍公子高出大半个头。
虽穿着仆从样式的衣衫,气质却半点不像下人,反倒透着股自在洒脱的英气,引得路过的行人都忍不住多瞧两眼。
绸缎铺的掌柜正拨着算盘,见两人进店,连忙放下账本迎上来。
他目光在二人身上转了一圈,心里暗自嘀咕:这公子看着气度不凡,身边的“仆从”竟也这般出众,想必是哪家富贵人家的子弟。
“这位公子,里边请!”
掌柜堆着笑,引着两人走到柜台前,“您是要选绸缎?小店上好的锦缎可不少,您看看喜欢哪种?”
锦袍公子的指尖轻轻拂过柜台上叠放的丝绸,笑道:“掌柜的,先给我们说说,你们这儿最好的锦缎都有哪些?”
“那您可问对人了!”
掌柜顿时来了精神,指着一匹绣着缠枝莲的红绸介绍起来。
“您看这个,是吴县产的云锦,用的是三梭织法,摸着手感多细腻。”
“还有这个,是咱们金陵特有的雨花缎,阳光下能映出七种颜色,姑娘们做嫁衣最爱用这个!”
他一边介绍,一边带着几分得意道:“要说这天下的锦缎,还得看咱们江东;江东的锦缎,那又得看金陵和吴县!”
“掌柜的,口气不小啊。”锦袍公子笑吟吟道,“我看你们店也不大嘛,街角那家店看着更大,不知道是不是锦缎更上层一些?”
掌柜连忙拍了拍胸脯:“这位公子,我们店确实不大,但是店里的货品那是一流的。”
说着掌柜继续道:“公子您有所不知,就拿这条街来说,最大的绸缎铺是王记的‘恒昌号’和裴记的‘锦绣阁’。王记的后台可硬着呢,家族里有人在京城做官,他们家的绸缎还能当贡品。”
“哦?”锦袍公子来了兴趣,“这么厉害?”
“那是当然,”掌柜由衷地羡慕,“今年就给洛阳宫里送了不少,连太子妃都格外喜欢,好些贵妇人都托关系往这儿跑,就为抢一匹王记的新货!”
锦袍公子听得认真,笑着追问:“那掌柜您这家铺子,跟王记比起来如何?”
“嗨,我们就是家小店,沾了王记的光!”掌柜摆了摆手,语气里带着几分谦逊,“我们没有自己的丝织庄子,都是拿王记的货来卖,赚点蝇头小利罢了。不过您放心,咱们这儿的货都是正经从王记库房提的,品质绝无问题!”
说着,他从柜台下抽出一匹水绿色的绸缎,展开来给两人看:“公子您瞧,这是王记今年新出的折枝纹水云缎,上面的花纹是匠人手工织就的,摸上去软乎乎的,京城的贵妇人都抢着订,咱们店里就剩这几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