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长命锁新生》(2 / 2)

当夜,东宫书房的烛火亮了一夜。老四澹台鹊戴着水晶眼镜,用各种药水测试青铜锁。当他将沾着疫菌的棉絮靠近锁牌时,锁面的朱雀纹瞬间变成暗红色,蜂鸣声也变得急促;而将棉絮移开,朱雀纹又恢复成朱红色。“是‘警疫铜’!”老四兴奋地喊道,“南宫家为防止瘟疫扩散特制的材料,遇疫气就会变色预警,还能发出警示声!”

最神奇的是,当乳母抱着澹台星经过御药房时,锁牌突然投射出一道光影,在墙上形成完整的消毒流程图示——从艾草熏房的时间、陈醋洒地的比例,到药材熬煮的火候,每一步都清晰可见,连用量都标注得精准无比。老四对照着《南宫疫症录》,发现图示与书中记载分毫不差,甚至补充了几处书中缺失的细节。

子时更鼓响起时,五个娃娃聚在东宫庭院里。月光下,他们忽然看见许多半透明的虚影从南宫旧宅方向飘来,缓缓靠近东宫。那些虚影穿着前朝医官的服饰,有的背着药箱,有的捧着医书,神色庄重。当看到佩戴青铜锁的澹台星时,所有虚影都停下脚步,朝着她躬身行礼——那是百年前死于大疫的南宫太医局医官们,他们的执念未散,感应到防疫合金的气息,前来致意。

其中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太医虚影,手里捧着本发光的医书,缓缓将书投入青铜锁。锁牌瞬间亮起柔和的金光,医书的虚影在月光下翻动,书页上的文字清晰可见,正是失传已久的《南宫防疫方》,记载着数十种应对不同瘟疫的药方。

“早知道这剑这么有用,当初就该多熔几把!”老二把弹弓别回腰间,得意地望着妹妹胸前闪烁的金光。只见锁牌上的朱雀纹在月光下缓缓展翅,锁芯飘出的药香随着夜风扩散,竟驱散了宫墙角常年不散的瘴气,连墙角的枯草都似乎精神了几分。

翌日朝会,当太子抱着佩戴青铜锁的澹台星步入金銮殿时,奇妙的一幕发生了——瑞王党羽们刚靠近,锁牌就发出刺耳的低频鸣响,刺得他们头痛欲裂,纷纷后退躲避;而几位忠直的老臣上前,锁牌却散发着温和的安神清香,几位老臣纷纷表示,多年的头痛旧疾竟缓解了不少。

“此乃天降祥瑞啊!”太医院院使激动得老泪纵横,跪倒在地叩拜,“南宫皇后在天之灵,仍在庇佑我大周百姓!”百官纷纷附和,高呼“天佑大周,皇后庇佑”,殿内气氛庄重而热烈。

许多年后,当澹台星及笄之日,胸前的青铜锁已被她摩挲得温润如玉,泛着淡淡的包浆。这年夏天,边境突发瘟疫,澹台星骑马巡城时,青铜锁突然发出急促的蜂鸣,朱雀纹变成深红色。她立刻下令封锁城池,按照锁牌投射的防疫图示组织防控,最终成功阻止了瘟疫的扩散,保住了边境数十万百姓的性命。

而青铜锁芯里,随着岁月流逝,还在不断浮现出新的药方,有的能治疗新出现的疫病,有的能改良旧方的药性。澹台星命人将这些药方整理成册,命名为《星锁方》,成为流传后世的医学典籍。

至于那柄被熔铸成锁的青铜剑,多年后考古队在南宫旧宅遗址进行发掘时,在一块残破的石碑上发现了铭文,才彻底揭开它的来历——原来它最初是前朝太医局特制的“辟疫剑”,剑身掺了防疫合金,用来切开染疫区域的隔离带,斩除携带病毒的衣物,是守护百姓的“疫盾”,而非瑞王口中的“诅咒利器”。

每当有人问起澹台星,为何这枚青铜锁能护佑她一生,她总会轻轻抚摸锁面的朱雀纹,笑着说:“这不是锁,是百年前医者仁心铸成的守护,是跨越时空的承诺。”锁牌碰撞的轻响,像在回应她的话,也像在诉说那段关于剑、锁与医者仁心的传奇。

最新小说: 科举:谁懂啊,这人突然就努力了 大明:我朱高炽马皇后的梦中情孙 邪王溺宠俏王妃 谋春朝 综漫:虚拟男友的我,在线除魔 水浒:灌口李二郎传 四合院:随手就能领悟技能 起手北冥神功,我才是一人之下 魔法纵横家 报告帝君,夫人带病娇崽崽称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