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太子面不改色地从妹妹怀里“解救”出虎符,掂量了一下,玄铁传来的凉意让他想起幼时出痘高热,母后也是这样拿冰镇的玉佩给他镇热,“虎符的功用是调兵,只要印鉴清晰、符文无误,难道还要管它美丑不成?”
兵部尚书闻讯赶来,看到虎符上的牙印,非但没生气,反而老泪纵横地抚摸着那些凹痕:“这啃噬的力道、牙齿的排列……与先帝幼时如出一辙啊!”他颤巍巍地从怀中掏出一本泛黄的起居注,翻开其中一页,上面画着先帝幼时的乳牙痕拓印图,将虎符拓印覆在上面,两者的牙印重叠如镜影,连那颗略微倾斜的门牙印记都分毫不差。
满殿官员动容不已,纷纷感叹血脉传承的奇妙,谁也没注意到老二澹台战悄悄凑到虎符旁,趁人不注意,往虎符的一道裂缝里塞了颗糖丸——那是老四澹台鹊用甘草、茯苓、朱砂等安神药材特制的“定惊糖”,专门用来治疗妹妹夜里的惊啼。糖衣遇着体温渐渐融化,渗入玄铁的细缝中,竟让冰冷的虎符散发出淡淡的奶香,格外诱人。
十日后,边关传来急报:突厥细作伪造了虎符,试图调走潞城的粮草,却被守将当场识破。原来假虎符上的牙印是用工具刻上去的,呆板均匀,毫无生气;而真虎符上,澹台星的门牙凹痕带着独特的斜度,像月牙儿缺了一角,还残留着淡淡的奶香,与伪造的痕迹截然不同!守将正是凭着这独一无二的“防伪标记”,识破了细作的阴谋,保住了粮草。
“星星立功了!我们的小功臣!”老五澹台铢兴奋地蹦跳着,往妹妹的兜兜里塞金瓜子,“以后咱们东宫可以专门接‘防伪啃咬’的活儿,给军械、文书都盖个‘星星牙印’,保证没人能伪造!”他腰间的算盘珠子沾了糖渍,拨起来噼啪作响,满脑子都是赚钱的念头。
暮色四合时,太子抱着熟睡的妹妹坐在窗前,指尖轻轻抚过虎符上的牙印。月光透过窗棂洒在符身上,那些深浅不一的凹痕在月光下竟隐隐勾勒出南宫朱雀的轮廓,翅膀舒展,栩栩如生。远处传来老三诵《周礼》的童声:“齿者,骨之华也,至纯至真者,可通神明……”窗棂外,几只信鸽振翅高飞,爪间系着虎符牙印的拓印绢条,正飞往各军镇——新的防伪标准就此诞生,而这标准的“制定者”,正是那个还在襁褓中啃着虎符磨牙的小郡主。
太子低头看着妹妹恬静的睡颜,她的小手还紧紧攥着虎符的一角,嘴角挂着甜甜的笑,像是梦见了什么好吃的。他忽然明白,母亲留下的不仅是南宫的血脉与智慧,更是这份未经雕琢的纯粹与天真——正是这稚拙的牙印,无意间破解了阴谋,守护了边关,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至纯者通神”吧。
夜风拂过窗棂,带着淡淡的花香,虎符上的奶香与药香交织在一起,弥漫在东宫的夜色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那些孩童的顽劣之举,在冥冥之中,竟成为了最坚固的防线,守护着这片江山,也守护着这份血脉传承的温暖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