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话不说还好,一说更是戳了朱元璋的肺管子!
“放你娘的屁!”朱元璋猛地一拍御案,震得笔架乱跳的站起来,“年轻无知?你爹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跟着咱刀口舔血,脑袋别裤腰带上打江山了!朱文正他虽然最后对不起咱这个叔叔,但你父亲是什么人,他有多大能耐,你知道吗?”
朱文正就是朱元璋内心的一根刺,朱文正这小子打仗的水平那是天下少有人及也,他最初不给朱文正最好的赏赐,就是怕他心高气傲,想打压他几年……结果万万没想到因为赏赐的不公,朱文正最后居然造反谋逆。
而眼前这个朱文正的子嗣,自己的亲侄孙,无论哪一点都比不上朱文正,还净给他朱元璋造孽。
“你父亲朕不喜是不假,但他的能耐朕都无话可说,可你倒好!在桂林当你的土皇帝,是欺男霸女,是强占民田,更逼得百姓卖儿卖女!你那王府修得比皇宫还气派吧?啊?!你那不是无知,你是无法无天!”
这也是事实,朱元璋早期派出的锦衣卫,其实在这段时间已经彻底调查清楚,这侄孙到底有多荒唐,他不需要陈洛的证据都清楚的明明白白。
这也是因为这突发任务,陈洛不用每七天换大明第二天上朝死谏后,时差在一比一情况下,时间充裕后调查出来的结果。
朱守谦闻言更是吓得魂飞魄散,鼻涕眼泪也糊了一脸,哪还有半分王爷的体面。
“皇祖父息怒!息怒啊!是……是孙臣也是被他们蒙蔽了啊!”
好家伙,直接甩锅给还在诏狱里啃窝头的周长史了。
而也就在此时,队列里,一个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的声音嘀咕了一句,恰好能让周围人都听见。
“啧,王爷这甩锅的功夫,倒是挺熟练啊。”
唰!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声音来源!
正是七品给事中,作死小能手的陈洛,陈大人!
陈洛此刻刚回来就看到这一幕,这会说完话,脸上还一副我什么都没说的无辜表情,甚至还夸张地左右看了看,仿佛在找是谁在说话。
朱元璋立刻扫视目光过来,但,但却没有多说什么,其内心的愤怒其实还是愤怒靖江王的作为。
由此。
他只是狠狠瞪了陈洛一眼,最终目光又回到了朱守谦身上。
陈洛则心里乐开了花啊。
‘对味了!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拱火,我是专业的!朱守谦,就你这点道行,还想演苦肉计蒙混过关?看老子不给你把戏台子掀了!’
果然,朱元璋被陈洛这阴阳怪气一激,再看朱守谦那推诿塞责的窝囊样,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
“蒙蔽?”朱元璋气得差点笑出来,他几步走下御阶,靴子敲在地上咔咔作响,走到朱守谦面前,俯视着这个不成器的侄孙。
“咱问你!是周长史逼你去强占百姓田产了?逼你收七八成的租子了?还是说他一个长史逼你把人家的闺女抢进王府了?逼你把不服的百姓直接活活打死了?!”
这每问一句,朱元璋就气的要死,这也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
而且!
老朱最后几乎是咆哮出来,唾沫星子都喷了朱守谦一脸。
“你靖江王在桂林放个屁都是香的!没有你点头,他周长史敢动一草一木?你当咱是老糊涂了,还是当你皇祖父我是三岁小孩不成?!”
此刻按理说,靖江王如此辩论自己无错,还甩锅给他的长史,朱元璋也骂的痛快了。
接下来就该直接判罚了吧?
结果呢,谁说他朱守谦只会甩锅,他是个愚蠢的王爷?
在朱元璋漫骂声停止后不久,朱守谦却猛地抬起头,竟不是再一味地哭诉求饶。
他眼圈通红,声音哽咽下,居然带着一股幡然醒悟的痛悔与担当?
“皇祖父!孙臣绝不敢当你是小孩,孙臣有罪!甚至罪该万死啊!”
他重重一个头磕在金砖上,再抬头时,额上是一片红印。
而在这种情况下,他反倒是表态的认错了。
“孙臣也并非全然被小人蒙蔽,就是孙臣自己被鬼迷了心窍,是忘了皇祖父平日在京城对年幼孙臣小时候的教诲,是忘了自己是朱家子孙,更忘了百姓才是国之根本!”
他这番话,巧妙地将部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显得敢作敢当,却又隐晦地还是保留了他是被
总而言之。
“桂林民怨沸腾,这皆是孙臣之过!孙臣也不敢求皇祖父饶恕!今日负荆,非为求生,只求皇祖父重罚于孙臣,以正国法,以儆效尤!如此,方能稍慰百姓之愤,稍赎孙臣罪孽之万一!孙臣也愿领任何责罚!”
啧啧啧,这番话说的多漂亮啊?
靖江王说罢,再次深深叩首,伏地不起,肩膀微微耸动,竟似在压抑着真正的哭泣。
这小子他完美地扮演了一个年少无知、受人蛊惑,但最终在叔爷的教导下,迷途知返,还勇于承担的宗室子弟形象。
这表演效果出奇的好!
太子朱标站在一旁,原本紧蹙的眉头微微舒展,他素来仁厚,哪怕这种仁厚只是伪装,毕竟大明四大案三大案都经历这太子之手,他必然也没有史书记载的真那么仁慈。
但他和朱元璋其实也相似,此刻见这位堂侄如此诚心悔过,心中不免生出几分不忍和孺子可教的感慨,他连忙回身看向老朱:“父皇,守谦他……”
“哼!”朱元璋从鼻腔里哼出一声,瞪了朱标一眼,但实际上,他脸上的怒容却在朱守谦这番深刻检讨和太子求情下,竟缓和了不少。
说白了,他心中那杆天平原本就在摇摆,此刻更是直接倾斜。
这侄孙虽然混账,但终究是自家人,而且看起来……似乎真的知道错了?
还能说出以正国法的话,看来还没烂到根子里。
即使,他肯定能看出这朱守谦完全就是演戏,但这是他朱元璋大哥唯一的血脉,他朱元璋始终是小家子气的治国,他极为在乎自己的亲属。
由此,老朱在逐渐压抑的愤怒后,神色却一变,嘴角还扯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复杂笑容。
“好好好,虽然你犯下大错,惹得天怒人怨,但怎么说……你这认错的态度,还算是有点咱老朱家男儿的担当。”
事实上老朱确实愤怒,但他却觉得朱守谦这番懂事的认错,恰恰是给了他一个最好的台阶,一番不痛不痒的斥责,换来现在这个状况,这既全了国法面子,又保了家族里子,在他看来已是两全其美。
所以接下来,朱元璋先是照着流程继续猛烈批评了朱守谦一顿,斥其无法无天,愧对祖宗。
之后却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痛心疾首,一番大感不幸,各种夸赞“朕本对你寄予厚望”、“你父若在必不至此”的言论,仿佛靖江王犯的不是国法,只是辜负了他老人家的期望。
诸位大臣都是人精,立刻品出了味道,一个个顺势默默点头,纷纷出言称赞陛下宽仁,教侄有方,实乃当世圣明之君,靖江王能迷途知返,亦是皇家幸事。
陈洛:“?????”
朱元璋,你他妈在演我是吗?
现代刚刚和发小的快乐,此刻瞬间烟消云散,只觉得一股怒火直冲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