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胖子闻言,只觉得内心陈洛的形象又变了,不过他还记得一件事。
“可是陈贤弟,这毕竟是朝廷法度,官场的规矩,这般……”
“嘿,什么这般那般的,你就记着规矩是死的,人都是活的!”陈洛满不在乎地一摆手,顺手从路过衙役端的盘子里又捞了个热乎红薯,掰开一半塞给杨业,“来,胖子,堵堵你的嘴。记住喽,当官为啥?不就图个问心无愧,顺便……呃,让大伙儿日子好过点嘛!”
他咬了一大口红薯,烫得直嗦溜,含混不清地总结道:“至于什么青天不青天的,都是虚名!有那功夫,不如想想晚上吃啥实在!”
说完,他也不管杨业那副仿佛被打开了新世界大门的呆滞模样,叼着红薯,哼着不成调的小曲,晃晃悠悠地又朝着发放钱粮最热闹的地方溜达过去了,那背影,怎么看怎么像个刚干完活,心满意足去找乐子的街溜子。
杨业捧着那半拉热红薯,站在原地,看着陈洛的背影,又看看手里这接地气的赏赐,胖脸在片刻后也忍不住一乐。
“问心无愧……让大伙儿日子好过点……陈贤弟啊陈贤弟,你这道理简单得吓人,可怎么听着,比圣贤书里的还……还他妈有劲呢?”
恩,陈洛其实也发现了,这杨胖子没事就爱脑补,必须及时阻止啊,他陈洛就是个现在稍微不那么胡闹的现代人而已。
别乱想……
虽说好像越阻止越失败?
不过随着时间流逝,对于桂林百姓的补偿,陈洛能做的也就是帮他们清理一些原本死不掉,但是和靖江王有瓜葛的乡绅罢了。
他知道自己所作所为终究只是微薄之力,但最后在离开桂林之前,他必须要做的那件事,那就一定要做的漂亮。
所以在利用系统的时差能力后,他平日回到现代,马甲却留在古代,大概经历一个月的时间后,当桂林街口广场,竖起一座巨大的石碑后。
这石碑是陈洛全程监督建设,碑身打磨得不算十分精细,但它能做到的事是很关键的。
只见上面密密麻麻的由上至下,刻满了此次靖江王案中所有可考受害者的姓名、籍贯,以及他们所遭受的冤屈简况。
碑的最上方,还有是朱元璋钦定的碑名——“桂林万民碑”。
下方则是一篇由翰林院撰写,经朱标和陈洛“润色”……恩,准确说陈洛写了一段白话,这石碑多少还是要接地气的,后人才能看懂到底怎么回事。
总之!
到了碑成那日,太子朱标是亲自主持祭碑仪式。
场面庄严肃穆,桂林府的官员、乡绅耆老、以及从四面八方涌来的百姓,黑压压地站满了江边空地。
许多百姓看着碑上熟悉的名字,早已泣不成声。
陈洛……
‘这王八蛋的封建王朝,朱标啊朱标,老朱啊老朱,你们这类封建王朝的人,也就表演演的是真棒!’
何出此言?
全因眼前,陈洛是一脸不屑的看着朱标身着素服,在那里焚香祷告,还诵读祭文。
看似言辞恳切,也代表着朝廷的忏悔与安抚,整个流程也走得一丝不苟,充满了皇家的威仪与仁德。
但是!
“哼,要是朝廷真在乎,当初爷们胡闹时,那靖江王早就进京了,用得着死几个马甲,才逼得朱元璋让靖江王进京,才逼得他知道要加重对靖江王的惩罚?”
还有那轻拿轻放的态度,以及陈洛现在想来也觉得好笑,但自己又很解气去做的刺杀行为。
虽说完全没杀死对方……
不过。
听着朱标那几句场面话,那几句概况自己这些人代表朝廷的太子功绩之话。
陈洛罕见的沉默思考起来,他总觉得,如果仅仅是这样,靖江王的名声不会臭到底,而且,朱标的话过于空谈了。
由此,就在仪式接近尾声,朱标准备宣布礼成之时——
“殿下!臣,给事中陈洛,有本奏!”
陈洛的声音是突然响起,打破了现场的悲戚与肃穆。
他大步从官员队列中走出,不是走向朱标,而是直接走到了那座巨大的石碑之下。
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朱标,这不在流程之内啊!
他又要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