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语气更厉!
“你再看,蜀、湘、岷、楚、齐、鲁……坐镇内陆,震慑四方,使中央稳如泰山!”
他回头看向朱标!
“他们是会搞民治的藩王,咱这样安排到底是为什么?你难道一点不懂?”
这个分布,未来学者也是有人提过一嘴的,虽然可能过于主观,但朱元璋接下来说的话就是这样的逻辑。
朱标死死看着地图上老朱早就标记过的藩王属地的点,一时间,根本没敢言语。
但老朱就说出了答案。
他的手指又回到地图上划动,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哼!此乃朕以千古经验铸就的格局!前朝弱干强枝以致藩镇割据,或是强干弱枝以致王室孤危,朕皆不取!”
“朕要的是强干强枝,内外相维!京城是树干,藩国是强枝,共撑起我大明江山!”
他猛地转头,目光再次锁住朱标:“现在,你再告诉朕,陈洛所言削藩,是不是无知妄言?朕这套法子,会不会有什么死结?”
朱标感到喉咙发干,他知道现在自己的每一句回答都至关重要。
由此,深吸一口气,朱标是努力让声音平稳:“父皇布局精妙,高瞻远瞩,儿臣唯有叹服。陈洛鼠目寸光,只窥一斑,岂能见父皇良苦用心?”
“藩王乃父皇骨血,手握重兵亦是为朱家天下守土,儿臣若疑之,岂非不孝不悌,昏聩至极?”
朱元璋沉默地听着,死死看着朱标,可这一看……朱元璋却仿佛有些失望,甚至有些痛苦。
朱标他……
绝对是说谎!
这天底下,没有一个人能接受藩王都有兵权,在中央四周围成一圈,一旦大乱……
嘶!
朱元璋明显知道他在想什么,最好看了朱标一眼,反而坐了回去,发出了一声意味不明的长叹:“哼,但愿如此吧。”
不过他也有意的点明一点。
“朕不管你怎么想,朕告诉你!这天下,是咱老朱家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它就是咱朱家的一口锅,一锅肉!”
“外人想来捞肉吃,门都没有!但若是自家人……”他冷哼一声,语气竟带上一丝冷酷的决绝,“就算是亲兄弟抢食,打得头破血流,这肉,也还烂在咱自家锅里!”
朱标突然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椎窜起,他从未听父皇将如此残酷赤裸的算计宣之于口。
这话甚至对自己说出口了。
而且,朱元璋也并不笨,他还笑道:“一个个的在哪里死谏,哼,他们都当咱傻……可是咱却知道天下没有万年的皇帝、朝代,咱现在给他们兵,给他们权!若是后世出了孬种皇帝,镇不住场面……”
话点到即止,老朱只说最后一个结论。
“那便自有咱的子孙出来摆平……这总比他娘的被外姓人夺了去,改朝换代,断了香火强!”
总之。
“陈洛蠢就蠢在以为朕怕内乱!但朕不怕!朕要的就是强枝强干!京城是主干,藩国是强枝,枝干皆强,这棵大树才倒不了!”
“就算主干朽了,随便哪根强枝都能接着长成新的主干!但根,永远都是咱老朱家的根!”
这也是那种未来言论,可能也不是学者说的,就是论坛讨论明史的人分析的阴谋论。
朱允炆塌了,朱棣崛起……
如果换个角度想,朱元璋本身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那么是不是就合理很多呢?
因为前朝八王之乱,七国之乱是摆在历史中的,可朱元璋不但不吸取教训,还是立了藩王,而且虽然限制兵力和自制权,但其立法甚至远超前朝布置。
大明四周全是藩王!
而这样吓,就有人推断,朱元璋也不傻,他不可能想不到自己若百年后,后代的君主可不一定能像他这个藩王的爹一样,彻底管住这些兄弟、叔叔辈的实权藩王们。
由此,这个阴谋论就成形了,朱元璋就是特意的,朱允炆要是不行,那自己爱朱标的心也尽到了。
这大明就该给适合当皇帝的人去当!
所以朱元璋若知道朱棣造反,他生气是必然,但这股生气是真是假就不好说了。
而到这一步。
朱标脸色煞白,朱元璋的暗示极为恐怖,而且他更不敢妄议了。
“父皇,父皇,儿臣明白了,父皇深谋远虑,儿臣……骇然,但亦凛然!”
朱元璋死死盯着他,仿佛要看出他灵魂里最后一丝真实想法。
可良久,朱元璋只是叹口气,他重重坐回龙椅,挥了挥手,声音里透出无尽的疲惫与一种真正属于孤家寡人的冷硬。
“你明白就好。这道理,朕希望你永远记住,但最好……永远用不上。跪安吧。”
“儿臣……告退。”朱标几乎是踉跄着行完礼,一步步退出大殿。
而宗室是朱元璋的逆鳞,没有一个人可以破解,除非是很多人……
但!
“标儿,望你是真懂了,若不懂,或装懂……”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极寒的厉色,“朕……还有的是时间教育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