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如玉娆所料,当胤禛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得知玉娆惨死的消息后,他竟然真的没有多说一句话。
然而,黛玉却能够察觉到,胤禛原本因为受伤而显得有些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此刻明显又萎靡了几分。
仿佛那即将落山的夕阳一般,即将失去了最后一丝余晖,被深蓝色侵吞成暗黑的兽。
“她……现在在哪里了?”
胤禛艰难地抬起那仿佛有千斤重的眼皮,眼眸中的浑浊清晰可见,就像年久失修的砖墙一般,只要风轻轻一吹,就会有灰扑扑的尘土簌簌落下。
黛玉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皓腕上的玉镯,然后轻声回答道:
“皇上没有废了她的位份,但秦氏众多人面前犯下了犯上谋逆这样的大罪,按照规矩,是要被诛灭九族的。这么多双眼睛看着,臣妾不敢善专,且天气还热,不能任由尸身这么放着,更不能随便就这么葬在蒙古的地界儿。”
“臣妾便让人用薄棺收殓了她的尸身,先送往京城去了。如果皇上有什么其他的指示,臣妾可以立刻派人去办理。”
“你倒是……”胤禛的话语突然停顿了一下,似乎在仔细斟酌着接下来要用的词汇,“大方,没有计较她偷袭你。”
“皇上圣明,信任臣妾,让臣妾协理六宫,臣妾自然要依着宫规行事。”
黛玉说罢,从怀中掏出那方满是血色的帕子,呈到了胤禛面前,深吸了一口气。
这里到底是蒙古,那天的事儿做得更算不上缜密,与其被人捅到胤禛面前,还不如先真真假假地把话掺在一起,把这份情承了,再慢慢打算以后。
“这帕子是秦氏临死之前给臣妾的,她让臣妾转交给皇上。至于其他的话,她并没有多说,只说皇上看了自然会明白。”
“所以你在那里待了这么久,竟没问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
这一句话犹如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瞬间照亮了黛玉的脑海。
电光石火之间,她恍然大悟,原来胤禛什么都知道!
他知道那是甄玉娆,知道她入宫的动机并不单纯,但他还是选择留下了她。
黛玉心里冷笑,果然是皇上,这天下的事,又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呢?自己能调查清楚的事情,他身为一国之君,自然更是了如指掌。
只不过,这世间的事情,对他来说,无非就是想不想知道、值不值得他花费心思去了解罢了。
眉庄的眼神在黛玉和胤禛之间来回流转了几次,连忙端了一杯茶,放到了胤禛的手边,柔声说道:
“皇上,说来此事也是怪臣妾。臣妾的父亲听闻他才走了没多久,蒙古就联合准噶尔闹出了这等子犯上作乱的大事,便匆匆忙忙整合了军队赶了回来。为此,前头十四爷让人通报了臣妾前去,臣妾这才不得不麻烦妹妹扔下三个受惊的孩子,代替臣妾前去见一见秦氏。”
胤禛仿若未闻眉庄的话语一般,他的目光始终紧紧地落在黛玉手中的帕子上。
苏培盛见状,赶忙弯着腰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将帕子从黛玉手中接过,然后慢慢地展开,仔细地抚平了上面的每一道褶皱,最后将其平放在胤禛的面前。
“逆风如介意,如意莫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