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蜀国在七年前攻进洛阳,将这块地盘彻底插上蜀国的旗帜,洛阳城的百姓、河南郡的百姓、司州的百姓,才开始慢慢过上好日子了……
这次蜀军再次出征,就是在这种温馨惬意的背景之下,一路向东,甚至晚上大军扎营之时,就有附近村庄里面的人来邀请太子到村里居住,虽然村里的茅草房不比东宫豪华,但比起营帐肯定是好得多的。
不过这些都被张富委婉拒绝了,他倒是不怕有人加害于他,他身边这么多人呢,那个神仙高手可以隐藏在村里刺杀他啊?主要是张富想让自己尽快熟悉一下军旅生活,刚从东宫转移到营帐里,身体还不适应呢。现在早些适应,可是要比在虎牢关下再适应强啊。
张富嘴上是拒绝了,但是心里还是很欣慰的,也是第一次觉得自己的价值感得以体现——之前他父亲就问过他,身为皇帝、储君,真正的价值是如何体现?不是在庙堂之上高谈阔论,而是治下百姓安居乐业,这些才是真正的价值!
张富深受自己仁义父亲熏陶,加上后世生活给塑造的价值观,他真的从来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反而觉得与民同乐是很休闲自在的事情。之前可能连年征战没法体现出来蜀国制度的优越性,现在发育了几年,就可以体现出来了!
别的不说,就蜀国占领司州的七年时间里,兴修水利、开垦耕地无数;从外召回洛阳原来居民回乡居住,帮助建造宅院;赋税减少,让司州百姓尽快稳定下来,恢复民生;
在洛阳修建大型医馆,规模丝毫不比长安医馆差,让老百姓们可以看病就医;在洛阳普及科举以及荆州学宫,让有能力的人可以到荆州学习,参与科举;还有洛阳的坊市生意,可以售卖益州蜀锦,也有西域奇物,整个司州也是越来越辉煌,越来越繁华……
这些东西不是三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也不像是打仗可以肉眼看见胜利与否。这些所有的休养生息,体现在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每一个点点滴滴之上。
张富这次在行军到虎牢关的途中,确确实实是真切感受到了——在这个时代前些年,那些百姓能不怕军队呢?看到军队来躲藏还来不及呢,生怕被抓去做农夫壮丁,怎么可能会主动来邀请大将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