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亮,廖依依点上煤油灯,从床上爬起来,刷牙洗脸。接着到菜地摘了一手青菜。
廖依依先把锅洗干净,接着烧火,把锅烧热倒油。等油热的过程,把两个鸡蛋用筷子调散,油有了热度把鸡蛋倒进去,一会功夫就把鸡蛋煎好了。
往锅里加水,把洗好的青菜搞里头,等水开了放入面条,水再次开就好了,放了盐,用大碗把青菜鸡蛋面盛了出来。
王芬打开房门看到廖依依端着大碗回房间,立马把小馒头推醒,小声说:“起来,狐狸精煮好吃的了。”
听到有吃的,小馒头马上从床上爬起来,吃不饱的年代,吃的对大人小孩都有吸引力。
小馒头打着赤脚,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轻轻推开了廖依依的房门,走到廖依依面前,抬起头轻声呼道:“婶娘。”
廖依依看她眼巴巴的,心软的说道:“吃吗?吃拿个碗过来。”
一大碗,量足足的,廖依依还有些担心吃撑,小姑娘帮忙分担挺好。
小馒头开心的蹦蹦跳跳的去拿了她的小木碗回来。
廖依依给她夹了一筷子面条,小木碗满满的一碗,还用筷子给她弄断,分了她一小块鸡蛋,又给她分了汤。
温声嘱咐道:“很烫的,吹着吃。”
小馒头抱着碗,眼睛都是亮的,小姑娘长得像杨云山,还挺好看的,要是跟王芬长的一个样,廖依依觉得她一定不会分面给小姑娘吃。
廖依依夹了面条,吹了一口,才放进嘴里。
小馒头学着她用勺子盛起面条,吹了一口气往嘴里送,吃了后对廖依依笑。
吃完早饭,廖依依戴上草帽到大榕树等牛车。廖依依没有手表,时间都是盲猜的。
她想着早点过来,总不会错。
廖依依到的时候,大榕树没有人在等车。她笔直的站在一旁,把今天的安排又重从脑海里过了一遍。
今天去赶集主要是买东西,家里现在是连煤油,肥皂,牙膏都已经用的差不多了。
七十年代不像二十一世纪,买东西方便,没时间可以网购,有人送货上门。现在买东西,不但要去镇上,而且交通不方便。
村里的牛车赶集日是一天两趟去镇上,早上七点一趟,下午一点一趟,而且不能保证每个赶集日都去。
农忙的时候是觉得不回去的,平日里去也是要看给村里照顾牛的杨富国有没有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