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一共两头牛,是村里的宝贝。
廖依依站的脚麻,又过来了五个知青,二男三女。他们的穿着打扮跟村里人有很大的不同,身上的衣服都是没有补丁的,女知青身上还都穿着颜色亮丽的裙子,脚上穿着皮鞋。
原主以前总喜欢往知青部跑,对于五个知青都叫的上名字。但是廖依依并没有主动搭话,平日里知青见到廖依依并不友好,唯一她自己认为友好的温念还是用钱换来的友谊。
看来改天要去知青部,把温念的账收回来。
毕竟对方并不是真心想跟原主交朋友,只是骗原主。连最后返城还坑了原主一只鸡,留的地址都是假地址。
五个知青叽叽喳喳的讨论着一会的安排,廖依依有注意到他们说的话。
特别是他们说去国营饭店吃饭,廖依依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虽然最近几天吃的还算好,但是还是好想吃肉,想到红烧扣肉,都好像闻到了香味。
听着他们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牛车到了。
牛十分神气的停下来,身躯庞大,肚子圆滚滚,皮毛乌黑发亮。看得出来牛被照顾的非常好。
“上车,”杨国富招呼大家上车,廖依依第一个爬上了车,递了一毛钱给他。
牛是村里的资产,坐车去镇上是要给钱的,一来一回就是两毛钱,村里大部分人能走路都不坐牛车。
杨国富把钱收到了布袋,接着五个知青也都上了车,都规矩的交了坐车的钱。
牛车全员坐满可以坐八个人,杨国富看车里还有位置,就拿出了烟抽了起来,一边等其他人过来一边抽烟。
村里放牛,耕牛,赶牛车,都是算工分的。能分到养牛的活,最早是通过抽签决定。
村长为了公平公正每家一个代表抽签,之前村里按一百零八户算,只有一条红签,让杨富国抽中了,运气是杠杠的好。
养牛的好处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有工分,而且可以交给家里的孩子放牛。田里的活不是一年都有事情做。
廖依依坐在车杆上,拉低了草帽,闭上眼睛,双手捉着边上的车杆。
等了一会,刘萍跟杨建明夫妻两个一堆的竹盘上了车,因为只有他们夫妻两个带了货,所以放在中间的位置,还算宽敞。
坐满人,杨国富用手拍了拍牛屁股,车动了起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