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是村里土生土长的庄稼汉,身量像后山的松树,肩膀能扛起两麻袋谷子,一双大手抡起锄头来,比谁都利索。
槐树村的土路上,总留着原主宽厚的脚印。
父亲走得早,他和寡母相依为命,靠着一身力气把日子过成了村里数一数二的样子——至少粮缸从来是满的,炕头也总煨着热乎气。
命运的转机藏在那年春天的集上。
一辆拉货的卡车翻在路边,帆布裹着的百货撒了一地,原主路过时没多想,挽起袖子就帮着拾掇。
他扛着半人高的箱子健步如飞,额头的汗珠砸在地上,正巧被赶来处理事故的工厂领导看在眼里。
没过多久,村里就传遍了——原主被招进县城的工厂当搬运工,成了全村第一个拿工资的工人。
那阵子,顾家的门槛快被说媒的踩破了。
原主性子憨直,见了姑娘会脸红,可架不住条件实在诱人:吃商品粮,拿固定工资,模样周正,还是个孝子。
林家最先动了心思,大队长林建国觉得,这样的好后生,配自家女儿正合适。
先是让大女儿林晚夏去搭话。
晚夏刚念过几年书,说话总带着股文绉绉的调调,见了原主扛着工具从工厂回来,只会红着脸说“你辛苦了”。
原主听着别扭,瓮声瓮气应一句就走,两人压根说不到一块儿去。
林家立刻换了策略,把小女儿林晚秋推到了前头。
晚秋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见了原主,会直愣愣递上块刚烙的饼,说“我看你干活累”。
会追着他去工厂门口,笑嘻嘻问“今天挣了多少”。
原主哪见过这样主动的姑娘,老实人的心防没几天就被撞开了。
晚秋把这事当成天大的胜仗,在晚夏面前扬着下巴:“那个顾斯年就是个愣头青,我勾勾手指就拿下了。”
她觉得自己赢了,赢了姐姐,也赢了村里所有盯着原主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