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小心翼翼地拆开火漆,借着气灯的光,用一种混合着悲痛、崇敬与恍然的声调,低声读出了那位素未谋面、却以一己之力试图扭转家族命运的曾祖,在绝望之际留下的最后手书:
“见字如面,致我枫原后世血脉:
若你得见此信,则吾族血脉未绝,技艺未亡,天幸也。
吾,义庆,毕生浸淫锻刀之道,自负未曾辱没‘一心传’之名。然,时运诡谲,奸佞当道,竟以篡改图谱之卑劣手段,构陷吾族!
然,天不亡我枫原!吾耗尽心血,终凭家族百年积累之底蕴,逆推还原此真谱!此谱,便是吾族技艺未堕、忠心未泯之铁证!
然,时也,命也。真谱虽现,然污名已铸,黑云压城。吾若此刻呈上此谱,非但无法自证,恐反遭更快之灭口。那群蠹虫,绝不会允许真相大白于天下。
吾将此谱与信藏于此盆,非为畏死,实为留薪火于后世!
吾儿(即万叶祖父)性情敦厚,吾不忍其卷入此必死之局,故未曾明言,只嘱其保此旧物。望后世子孙,若有贤能聪慧如你者,能于清明之世,得见此证,为吾族……洗此不白之冤!
勿恨,勿怨。谨守本心,锤炼技艺。枫原之魂,在刀,更在心。
—— 含悲留书 枫原义庆 绝笔”
信,读完了。
仓库内,是死一般的、足以吞噬一切的寂静。
那薄薄的几页纸,却重得仿佛能压垮时空的脊梁。一位老匠人在生命绝境中的不甘、智慧、远见与那深沉的、近乎悲壮的守护之念,穿透百年的尘埃与黑暗,重重地撞在每个人的心口。
万叶握着信纸的手颤抖着,他闭上眼,仰起头,深深地、近乎贪婪地呼吸着,仿佛要将那夺眶而出的热泪与喉头的哽咽强行逼退,又仿佛要借此将先祖那不屈的魂灵,吸入自己的血脉之中。
行秋猛地别过脸去,用力眨了眨发酸的眼眶。他终于透彻地领悟到,何为“字字泣血”,何为支撑一个文明在黑暗中前行的“脊梁”。
绫华肃然而立,双手交叠于身前,向着那封信与那份图谱,深深地、郑重地行了一礼。这是对一位在绝境中依然坚守着道义、智慧与家族责任的先辈,最崇高的敬意。
阿贝多默然无语,迅速取出随身携带的素描本,以最快的速度,用精准的线条将此刻万叶的姿态、那盆残破却伟大的盆景、以及周围每一个人脸上那肃穆而震撼的神情,飞快地定格下来。这是历史的决定性瞬间,是情感与真相完美交织的绝顶样本。
而万叶的挚友,自始至终站在他身后,如同一座永不倾塌的堡垒。在万叶读信的全程,他支撑着万叶肩膀的手,没有丝毫松动。他无需去看那信上的内容,因为他自身的存在,就是另一段关于“牺牲”与“守护”的、活着的史诗。他的存在,与信中的义庆,与刚刚寻回家族荣耀的万叶,共同构成了一条无声却坚韧无比的链条,串联起跨越了生死与时空的、属于“守护者”的灵魂共鸣。
林涣静静地凝视着这一切,望着那在昏暗中仿佛自行发光的真谱,望着那承载了百年悲愿与智慧的信笺,望着在废墟之中终于寻回家族脊梁与骄傲的万叶,以及他身边那群默默支撑着他的、目光坚定的友人。
她的眼中,浮现出一种极其复杂的、难以用言语尽述的神色,那里面混合着深切的、穿越了漫长光阴的悲悯,与一种见证历史伤疤终得抚慰的、无限的欣慰。
尘封的证物,已然寻回。
历史的哑谜,终于等来了它的解读者。
而那把曾斩断命运的刀,其真正的锋芒,此刻才刚刚开始显露。